9月6日,记者在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尅座村蓝靛种植基地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蓝靛长势喜人,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通云扳开一笼蓝靛笑道:“瞧!这长势亩产可达8000斤。”
“按每斤1元计算,亩产值可达8000元。”杨通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蓝靛是多年生经济作物,种植一年可持续管护收割3至5年,该基地的蓝靛是去年栽种,栽种第一年每亩种植管护成本约3000元,第二、第三年管护成本每亩只需1800元,今年该基地的700亩蓝靛效益可观。
蓝靛全身都是宝,蓝靛茎叶主要用于加工生产蓝淀膏,蓝靛根属于中药材,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猴场镇大力发展蓝靛产业,逐步将蓝靛产业打造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富民产业。
“我们以镇级平台公司统筹示范种植和农户分散种植的方式来扩大蓝靛种植规模,今年全镇现有蓝靛种植面积5000亩;其中,镇级平台公司统筹种植2000亩,农户分散种植3000亩。”猴场镇副镇长阮文乔说,蓝靛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管护、收割、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说,蓝靛产业不仅为镇级平台公司和种植户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效带动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时下,正是蓝靛长势最快的时节,待本月底我们就可以组织工人收割蓝靛了。”阮文乔说,收割的蓝靛一部分将被加工成蓝淀膏销售,一部分将作为中药材销售到制药企业。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