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猫场村:“揭榜挂帅”添助力 “稻+鱼”种养获丰收

2023-09-29 17:40:59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金秋送爽,稻黄鱼肥。9月27日,在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猫场村的稻田里,一台收割机来回穿梭着,“卖力”帮助农户实现颗粒归仓;安顺市县两级种养专家正在对袁华杨团队揭榜的沟溜式“稻+鱼”小面积高产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一幅丰收的画卷在群山间徐徐展开。

此次测产验收示范点的实施主体,是2022年安顺市高素质农民联合创业成立的贵州省楷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建设面积共50亩,种养专家揭榜挂帅面积20亩,示范点种植的水稻除移栽时施足基肥(油饼)外,未再使用化肥、农药。

近年来,揭榜团队一直致力于高素质农民培训与基层农技示范推广相关工作。沟溜式“稻+鱼”小面积高产示范点的建设,从基地选址、稻田平整、开沟、施肥、插秧、投放鱼苗、绿色防控、基地日常管护等环节, 揭榜团队成员都进行了全方位跟踪服务。基地建设期间,安顺市县两级粮油团队与畜牧水产团队相关专家提供了指导服务。

测产现场,粮油专家组严格按照《贵州省2023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考核测产验收办法》要求,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3个田块进行实割实测。经过测量行距株距、取样测定水分含量、量取测产面积、称重等一系列现场工作,并进行科学测算,猫场村“稻+鱼”基地种植的野香优油丝水稻亩产达到553.46公斤,比对照区亩产增加12.93%。

“野香优油丝水稻品质较好,市场价格高。总体来看,示范点种植的野香优油丝产量较2022年亩产533公斤多20.12公斤。根据现场测产情况分析,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加强肥水管理,把增产技术应用到位后,产量还会高些,效益也会更高。”市农技人员创新创业粮油技术服务指导专家团专家、高级农艺师李朝晖介绍道。

据贵州省楷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付家志介绍,示范点内鱼沟宽约0.6-1.0米,深约0.6-0.8米,鱼沟在布局上视稻田的大小和形状而定,为“十”字形、“田”字形或沿田环形开沟并预留安全距离,然后在田埂一侧合理密植水稻,安装铁丝网和安全标识等。

“我们的鱼苗按照鲤鱼80%、鲫鱼15%、草鱼5%的比例进行放养,20亩‘稻+鱼’示范点,端午前分两批次共投放鱼苗1590公斤,约8千尾,鱼苗重约150-350克。养殖初期因各种原因损失约85公斤,成活率达94%,平均每亩稻田投放鱼苗约80公斤。按照揭榜团队技术指导,鱼苗投放初期,为让鱼苗适应新环境,投放了少量饲料。”付家志说。

畜牧水产专家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测产方法》,选取示范点20亩中的13.68亩进行稻田养鱼全田测产,平均亩产稻鱼156公斤。

猫场村“稻+鱼”项目揭榜团队负责人、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袁华杨说: “根据测产验收结果,我们揭榜示范田平均亩产水稻553.46公斤,增产效果相对明显,而且水稻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与当地农户种出的野香优油丝售价每斤3.5元对比,该基地的野香优油丝水稻预售每斤5元,预计亩产增收1660元。所养殖的稻鱼目前预定售价30元/公斤,按每亩增产76公斤计算,每亩增收2280元。综合计算,‘稻+鱼’小面积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增收合计达3940元。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全市高素质农民创业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

“今年,我们几个高素质农民合伙创业能获得喜人的丰收,要感谢市县两级农业专家团队在技术上尽心尽力的指导和帮助。明年,我们创业团队将扩大种养规模,多建几个这样的基地,打造‘楷扬’大米品牌,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奉献力量。”付家志说。(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陈亮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