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熔炼,千万次的锻打,加上多道工序的制作,才能成就一件屯堡传统银饰。对于屯堡人来说,银饰不仅仅是配饰,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600多年来,银匠们把对生活的写照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融入其中,成为了屯堡人守望故乡,传承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日前,记者来到西秀区双堡镇农贸市场旁的一家银饰店,一位身着屯堡服饰的小嬢嬢正在和父亲用一台非常古老的木具,矫直一批银条,用来制作银手镯侧面装饰。
严章齐正在制作银饰
“这是我爸爸的爷爷使用过传下来‘拉丝’用的工具,用它可以让银条变得越来越细,更利于后期我们制作形状。”从“拉丝”木具开始,记者跟随“90后”屯堡银饰手艺人严章齐了解她与屯堡银饰的故事,以及屯堡银饰制作工艺。
“我是土生土长的屯堡人,家住西秀区七眼桥镇九龙屯村,当地人更习惯叫‘夏官屯’。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做屯堡银饰的,我已是家里第四代银饰加工的传承人,从小就是听着叮叮当当、敲打银子的声音长大的。”在严章齐的记忆里,最司空见惯的就是台案上长短不一的手锤、手钳以及成套的錾刻工具,还有打制出来亮闪闪的银饰。受家中长辈影响,她对制作屯堡银饰也充满了兴趣。
严章齐与父亲一起“拉丝”
2012年,18岁的严章齐正式开始和父亲严安妹学习制作银饰。屯堡银饰锻制工序繁多、耗时长,纹路和线条都是由匠人纯手工制作的,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独特的艺术灵感,每一种图案精美的银饰都要经过多项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践和感悟,才能得心应手。
谈到屯堡银饰制作,已经做银饰48年的严安妹告诉记者,屯堡银饰选用优质纯银为制作材料,通过范铸、锤蝶、炸珠、焊接、掐丝、镌镂、镶嵌、点翠、起突、阳线、阴线等复杂工艺,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锻造出来,“在屯堡人家,可以制作精美的银饰品,用于结婚、生子、祝寿、贺喜、走亲、访友、佩戴等。银饰好像已经成为屯堡人家的必需品。”
屯堡银饰制作之复杂,没有让严章齐望而却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银饰工匠并不容易,手要巧,视力要好,力气要大,最重要的是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手被锤子锤、被焊枪烫伤这些都是常见的事。” 严章齐说,为了学好手艺,每天都要跟着父亲干活长达十几个小时。或许是天赋如此,从小耳濡目染又热爱屯堡银饰的严章齐学习不久就已有所成。
屯堡银饰
一开始,初出茅庐的严章齐还没有稳定的客户群体,为了卖出银饰,独自骑车拉着银饰走村串寨地叫卖,或在周边乡镇赶集时售卖。遇到路面不好,雨雪天气,银饰卖不出去,挣不到钱是常有的事,于是她考虑出门打工挣钱。
但出于对于屯堡银饰的喜爱,终究还是放不下这门辛苦学来的手艺,作为父亲唯一的传承人,严章齐希望能够传承下去,于是又选择回来跟父亲一起继续打造屯堡银饰。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严章齐与父亲创立了“银巧弄”屯堡银饰品牌,还将店铺开到家附近的双堡镇农贸市场,方便为更多的屯堡人服务,银饰生意也越来越好。
“我们的店主要以订单为主,也会给老乡们以低价格做银饰加工,或免费清洗。长期以来,由于良好的口碑,我们赢得不少客户的信任。每天从早上8点开门,能一直忙到晚上9点关门。”严章齐开心地说,现在的日子很充实,会考虑申报非遗传承人,让屯堡银饰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屯堡老嬢嬢试戴新做好的银手镯
银饰的锻造,既要传承又要创新。在严章齐看来,银饰技艺不能丢掉“纯手工打造”,但可以在工艺改进、产品开发、样式扩展等方面进行突破,设计出新的样式、新的图案、新的组合,才能让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我还在探索阶段,有时间会去学习当地优秀银饰匠人的技艺,也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希望能让我们屯堡银饰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严章齐说。
手工银饰制作,饱含着屯堡银匠丰富的思想感情与一份岁月坚守的情怀,这是一门传统手工艺,它蕴藏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习俗。屯堡银饰更以其独特的质地、做工、图案深受老百姓所喜爱,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佩戴银器饰品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情态。像严章齐一样的屯堡银饰匠人们,用手的温度凝结银的品质,用心的灵巧融合民族的历史,享受着锤敲银锭的金属碰撞声,重复着枯燥、单调、反复的雕琢及其他步骤,只为传承和坚守。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典
上一篇:
安顺: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23-11-16
下一篇:
镜像丨屯堡“石头建筑的典范”——天台山伍龙寺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