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报道之二:让涉检矛盾化解有力度有温度——平坝区人民检察院“三招”工作法见闻

2023-11-28 23:11:21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你们的出现让我相信这世上还是好人多,是你们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感谢嬢嬢,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向我们伸出援手,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事情过去了这么久,还这么关心我们,太感谢了!”“以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去帮助那些家境困难的学生,成为你们期望的模样……”

  ……

  一句句感言、一声声感谢,充分表达了涉检矛盾当事人对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肯定和感激。

  对于平坝区人民检察院而言,受理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大多数属于法律结论已经生效、程序已经终结的案件,要化解矛盾或者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工作难度极大。得到当事人的肯定和感激,实属不易。

  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法中,平坝区人民检察院用心、用情、用法,充分发挥“蔷薇花”控申工作室前沿阵地作用,积极探索“出实招建品牌”“亮真招解矛盾”“用巧招促治理”“三招”工作法,全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取得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成效。

  出实招  “蔷薇花”开强品牌

  “常规工作大家都在做,如何把常规工作做好、有实效?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邓山说,平坝区人民检察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持续推动“检察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3月6日,成立了“蔷薇花”控申工作室,助力做优做强控申工作。

image.png

  “蔷薇花”控申工作室接待来访群众

  “‘蔷薇花’控申工作室名字源于‘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寓意工作室成员既要有志在万里的胸怀,不怕难、不怕事,又要有矜于细行的沉着,用心用情纾解民忧。”“蔷薇花”控申工作室负责人计鸿介绍说,工作室的4名成员都是共产党员,只要对群众有利的工作,都愿意大胆试、大胆闯。

  “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询、一杯热茶相待、一番倾听相慰、一次解答相信、一句再见相送”,走进面貌焕然一新的“蔷薇花”控申工作室的接待室,“六个一”接访工作要求醒目地写在墙上。

  作为全省首个控申工作基层品牌,“蔷薇花”控申工作室不断加强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设置信访接待室、律师接待室等功能分区,增设绿色通道和检务宣传栏,配备老花镜、应急药品等便民设备,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接待环境。同时,制定平坝区人民检察院信访接待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心理咨询师“智慧外脑”作用,做好释法说理工作,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组建成立‘蔷薇花’控申工作室后,有力推动了信访矛盾化解工作从零散到整体,从无序到体系转变。”邓山说,工作室的成立,规范阵地建设,打造专业化、职业化、服务型队伍,建立健全案件同步审查、信访风险评估等机制,对12309检察实体平台进行“提档升级”,为群众营造温馨舒适的接待环境,激发了工作室成员的职业使命感和归属感,不断提高团队凝聚力,形成了信访矛盾“闭环”办理模式,推动信访矛盾化解更加规范高效。

  截至目前,平坝区人民检察院通过“蔷薇花”控申工作室品牌建设,共召开信访公开听证会27次,检察长接待来访群众29次,邀请律师参与接访10次,聘请心理咨询师参与接访6次,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18次。

  亮真招  铁面柔情治根本

  2022年6月25日,一桩因车祸逃逸的刑事案件在平坝区人民检察院的调解下,当事人决定不再上访。

  “根本症结就是死者家属在对于肇事者的量刑问题上。”邓山介绍说,该案件一审已经作出判决,而死者家属对于肇事者是否属于逃逸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以平坝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量刑畸轻为由向平坝区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image.png

  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

  接到申诉后,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决定本案由院领导包案办理,通过邀请律师、心理咨询师为听证员,召开听证会并形成一致意见,认为申诉人的申诉理由成立,案件量刑得以改判,对此,死者家属不再上访,案件得以办结。

  证据面前,法律无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平坝区人民检察院也用情办案,展现了温暖人心的一面。

  “你们又来了呀,哎哟,自从我们进了一趟检察院,你们都已经来来回回跑很多次了。你们放心,我们现在也放宽心了,身体都很好,心里也轻松了。”

image.png

  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看望困难老人

  高某某等人是一起养老诈骗案件的受害者,被骗走的钱一直未追回,而她们都是独居老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难。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在对她们开展司法救助以外,还聘请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支持。该院还联合区妇联、区民政局社工共同走进老人们家中,妇联的工作人员认真倾听她们目前存在的困难,提供有效的办法为她们解决难题。社工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老人,并表示,只要老人们有需要,随时可以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也会定期上门看望老人。

image.png

  平坝区人民检察院走进社区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

  法律无情人有情。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如我在访”情怀,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我们坚持依法公平公正公开办案,但是也对当事人给予更多的救助关怀,让群众感受司法的公平正义。”邓山介绍说,工作中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增加了听证的广度,选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离退休老法官等群体充实听证力量,实现第三方与检察机关优势互补。坚持“应听证尽听证”,把案件当事人“请进来”,把办案过程“晒出来”,让中立第三方“评评理”,有效解开当事人“法结、心结、情结”,针对身体不便或居住偏远的信访人,积极开展“上门听证”,零距离服务群众,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同时,对于“骨头案”“钉子案”,平坝区人民检察院采取领导包案制度,充分发挥院领导在内部合作、资源调动、部门联动等方面优势,积极有效整合资源,全方位多角度使群众的诉求最大化得到合理解决。发挥业务精英“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作用,以点带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信访案件,推动信访工作质效整体提升。以司法救助“一件事”奏响社会救助“交响曲”,牵头与民政等11个部门制定《平坝区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实施细则》,构建多元化救助“大格局”,协同开展救助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践行“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理念,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多元救助措施是否全部落实到位,推动救助效果最大化,让救助帮扶有温度。

  用巧招  源头治理防未然

  未成年人小花(化名)是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父母均无固定工作,家庭困难。

  “在我们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为了预防小花会因此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我们就对小花开展了司法救助。”邓山介绍说,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在对小花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为小花提供心理疏导,并联合区教科局对小花进行转学安置。现如今,小花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外出务工。小花的母亲告诉检察官,小花的学习生活已回归正常,心理状态也较为稳定,家庭困难得到缓解,并表示今后将经常和小花通电话,加强亲子沟通,保护小花健康成长。

  防患于未然!为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事前,平坝区人民检察院着力推动“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转变,既抓末端治已病,又抓前端治未病,以检察之力助推诉源治理。

  “工作中,我们具体是抓重点、梳堵点,从源头上来化解问题。”邓山说,平坝区人民检察院明确办案部门首办责任制,从严格规范办案、提高文书质量、加强释法说理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监控,确保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避免“案生案”。把源头治理工作纳入《员额检察官考核办法》,针对信访案件中存在的办案质量问题,视情况给予相应扣分,加强质量管控防止“生新案”。

  常态化开展反向审视,通过“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分析、一案一预警”的“个案分析”、发案集中环节的“类案分析”和普遍共性问题的“整体分析”,从中发现执法司法不规范等问题,及时依法向相关单位提出纠正意见、检察建议,促进相关单位开展源头治理。

image.png

  平坝区人民检察院反诈宣传进社区

  针对诉源治理,平坝区人民检察院还组建了“蔷薇花”志愿服务队,围绕信访工作条例、养老诈骗等内容,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信法守法、遇事找法、解惑靠法。联合社工开展“蔷薇花开、‘薇’你而来”志愿服务活动,对有困难的群众给予合情、合理、合法人文关怀,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和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继平 李锦卫 胡典



微信图片_20231121084927.png

微信图片_20231121084917.png


责任编辑:陈婷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