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安顺屯堡文化,地戏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屯堡人文精神最为突出的一面。安顺地戏有着高亢而乡土气息浓郁的弋阳老腔余韵,是明朝初朱元璋“调北征南”时由军队带入安顺并发展起来。这传承了600年的古老戏种,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至今仍流行于安顺民间。2006年,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奉军令调北征南,五尺道山崖两开;离乡背井豪情壮,忠君爱国守边关……”一锣一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伴和,这段“调北征南”的唱词,安顺地戏省级非遗传承人顾家顺已经记不清唱了多少次,伴随这古老又年轻的唱腔,顾家顺带着记者走进他与地戏的故事。
“地戏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传统民间戏剧。头戴面具主要是体现敌我双方的人物的区分,生动明快、性格突出。”顾家顺说,安顺地戏所演的三十来部大戏上至商周,下至明朝,都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和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在顾家顺看来,“忠、义、仁、勇”这四个字,不仅写在戏文里,也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1985年出生的顾家顺,生活在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这一屯堡村寨中,爷爷是安顺地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顾之炎。从小听着地戏长大的他,对地戏拥有着特殊的感情。“90年代时,逢年过节屯堡村寨之间的交流方式就是跳地戏,非常有趣。我在一旁看着老一辈人们表演,非常羡慕带着高高翎毛的主角。”顾家顺回忆道,过去学地戏,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对于屯堡人来说,地戏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只有品德秉性兼备的年轻人,才能学地戏。家里要是有一个会跳地戏的人,全家人都会觉得光荣,因为这是对一家人家风的最高认可。
“爷爷说安顺地戏是老祖宗留下的,是屯堡人的魂,不能丢。地戏它是活态的,得好好把它传承下去。”从小跟着爷爷们到处演出的顾家顺,十岁时开始跟着爷爷学习地戏的基本动作,往往会扮演开场的“打小童”。后来,爷爷身体不好跳不动了,就口授于他,于是在九溪顾家小院的天井里,每天都可见祖孙俩的身影,一个坐着教,一个站着学。
2005年,顾家顺正式加入九溪(四马投唐)地戏队,2008年跟着地戏队到处演出,并不断提高自己技艺。2013年爷爷去世后,为了完成爷爷的遗愿,顾家顺接下“地戏进校园”的工作,并发动两个朋友一起在九溪村开办少儿地戏班。顾家顺说:“自费办学不为赚钱,我要让屯堡的娃娃们有这个意识,地戏是屯堡文化中的重中之重,要让他们因为会跳地戏而感到骄傲。让更多孩子学习地戏也是爷爷的心愿。”
那是一段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日子。不论放学时间还是周末,不管是在村里的广场、天井、桥边,都会看见孩子们在认真学着跳地戏的场景。
2014年大年初九,九溪儿童地戏表演队首次亮相。“那天,40多个孩子的认真表演,乡亲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孩子们围起来,并不时发出惊叹和掌声,站在旁边的我鼻子酸了很久,对我来说,这就是安顺地戏的传承。”顾家顺激动地说。
2013年到现在,顾家顺一直致力于推进安顺地戏进校园、进乡村、进景区,积极给群众和学生普及地戏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也将地戏传承给下一代,逐渐让自己的孩子接触、了解并学习地戏。“心里面有一种使命吧,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我要把这面大旗给扛上,把我所知道的地戏知识传播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地戏,喜欢地戏。”顾家顺说。
为团结更多人一起宣传和传承地戏,2016年顾家顺积极组建成立了安顺大屯堡地戏演艺团,现有专业表演人员40余人,6支表演队。今年以来,该地戏演艺团通过各个平台组织表演和宣传地戏60余场次。作为团长的顾家顺带领团队不仅前往贵州村超现场进行表演,把地戏搬到芒果TV综艺舞台,还参加贵州民族大联欢盛会,为全省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地戏盛宴。
“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把安顺的非遗地戏传播出去,以此达到宣传家乡,传播非遗文化的目的。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已经让更多人看到和听到地戏,很满意了。”顾家顺高兴地说。
谈到下一步打算,顾家顺表示,想打造一个安顺屯堡地戏生态博物馆,通过研学、表演、展示等多种形式,更好地宣传和传承地戏文化。(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典 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