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面具,又称为“脸子”,是安顺地戏表演的主要道具,它雕刻工艺细致复杂,色彩绚丽明亮,神态古朴,重在刻画人物性格,表演时地戏演员首蒙青巾,系面具于额前,六百年大明余韵与厚重的耕读气息便扑面而来。而每一堂精美神秘面具的诞生,都离不开一个个匠心独运的木雕手艺人。
来到西秀区龙宫镇下苑村,走进省级非遗木雕传承人杨正洪家中,门前两根木柱上刻满了各色栩栩如生的面具,彰显出木雕世家的厚重文化底蕴。走进屋内,数十把不同的刻刀摆放于桌案前,木屑堆积在地面,杨正洪戴着袖套坐在木桩前进行截林、剖半、出胚作业,在刻刀的轻重变换、敲敲打打间,一张木雕面具初具模型,经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技法精细打磨及上色后,“脸子”既成。
杨正洪家门口刻满木雕的立柱
作为安顺市省级非遗木雕传承人的杨正洪,生长于木雕世家,早在1978年,十六岁的他便拿起了刻刀,跟随父亲学习木雕技艺,并同父兄一起走村串寨雕刻面具,在日复一日的揣摩钻研中习得了炉火纯青的木雕手艺。此后四十余年里,他将这门祖传的手艺不断传承发扬,从一位木雕手艺人逐渐蜕变成一位匠人。
“八九十年代条件比较艰苦,我就跟着我的爷爷、父亲和叔叔伯伯一起到附近的村寨里给人家刻面具,一个面具可以换得50斤玉米,一个月下来,我们能挣5000斤玉米回家,当时叫做吃‘转转饭’”。谈起这段经历,杨正洪充满自豪。也正是这段“黄金时期”,让村子里的众多木雕手艺人得以走出贵州大山,将黔中腹地的木雕工艺传至四面八方。
杨正洪正在进行出胚作业
1995年,杨正洪带着村里28个弟兄来到北京,在北京怀柔原始部落园做世界各国的原始图腾;1998年,杨正洪制作的傩面具“金兀术”“杨任”获得了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2012年12月,杨正洪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顺雕刻省级代表传承人称号;2014年3月,杨正洪雕刻的“创意关公”获农业部休闲农业创意大赛金奖……墙壁上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见证了杨正洪精湛的技艺,以及他对非遗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坚守。
2009年5月,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看中了杨正洪雕刻面具的技术,以一张面具1000元的单价向他订制了200个世界各国的人物面具,作为伴手礼走出国门。此后,他的作品远销日本、新加坡、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我国各大城市,至今,杨正洪已获得了木雕面具知识产权十余项。
而他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自2006年起,杨正洪开始不断创新摸索,将传统雕刻工艺与安顺民间艺术结合起来,通过夸张、精细和粗犷的刀法,雕刻出变化生动的线条,让每张面具都变得活灵活现,不同面具的人物特征也呼之欲出。
杨正洪与他的作品
“古老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创新,更需要甘愿坐‘冷板凳’的手艺人。”杨正洪谈道,没有人的坚守,传承无从谈起。为了让木雕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杨正洪从九十年代起,便开始培养木雕手艺传承人,先后分批次对下苑村300余人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从理论讲解到手把手的教学,杨正洪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如今,他的徒弟中已有三四十人成为了成熟的木雕艺人,可独立承接来自各地的订单,下苑村也由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木雕村”。
而今,为了让木雕能够走进大众视野,被当代人接受和喜爱,杨正洪做出了新的尝试。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杨正洪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在龙宫景区旁设立了一个非遗安顺木雕体验空间站,为更多来到黄果树和龙宫景区的游客了解安顺的木雕技艺提供了一个年轻化的平台,在他看来,每一个来体验站的游客,都是一星小小的“火种”,一个举足轻重的足音。
古朴无声的木雕面具
面对市场上工业化生产的低廉面具的冲击,杨正洪说出了他的看法:“非遗技艺要求精、求深,切忌贪大,模具化生产效率确实很高,但跟手工一刀一刀亲手雕刻的面具相比,还是少了‘灵魂’,不能为了挣快钱,砸了非遗技艺的口碑。”
不求快速的市场回报,只求守住非遗技艺传承数百年的质感,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芳华不再,但初心不改。
杨正洪的皮雕作品
“未来,我希望木雕面具可以更多地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安顺乃至贵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并且通过打造木雕非遗文创产品,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这是省级非遗木雕传承人——杨正洪的愿望。(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