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风料峭。每天天色微微亮,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肉鸡养殖场里,养殖户彭模辉就早早地开始了劳作,准备饲料、清扫消毒、记录小鸡生长情况……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已经卖了5万多只鸡了,大概赚了7、8万元,我家有三个大棚,总的还有2万多只,再过一个月就可出售了。”谈及养鸡带来的实惠,老实憨厚的彭模辉脸上挂满了笑容。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2020年硐口村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利用项目资金建成生态养鸡场一个,一共有养殖大棚10个,积极引进立华公司跟当地的农户合作,采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模式发展肉鸡养殖。
“以前是在外面打工,背井离乡的还照顾不了家人。2020年养殖场刚刚建好,就决定不再外出务工,果断留在家乡发展养鸡。”彭模辉说,通过跟立华公司合作,由该公司统一提供鸡苗、饲料及技术指导等服务,农户把鸡养好以后,由该公司统一回收、统一销售,订单式养殖更有保障。
“现在代养一只鸡得2至3元,一个大棚一批可以养1万多只鸡,一年可以养殖三批,预计产值是20多万元。”彭模辉说,除去成本一年下来也能赚到10万元左右,比起在外面打工强很多。
“引进公司的好处有很多,村民不用担心启动资金问题,减轻了很多负担,降低了投资风险。”该村村支书吴应超说,在立华公司的带动下,现在硐口村肉鸡养殖场配备了自动喂料、饮水等设备,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智能化养殖,进一步提升了肉鸡养殖的规模和收益。
据了解,硐口村肉鸡养殖场由4户农户在经营管理,2022年共出栏肉鸡30余万羽,养殖户获得代养费收益100余万元,村集体合作社获得收益28.8万元。
近年来,硐口村通过探索推行代养新模式,不断盘活资产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就近务工,不断促进群众增收。
“平时就是抓鸡、上鸡粪、下饲料时候要的人最多。”彭模辉说,一年下来发放务工工资大概是3、4万元。
每到抓鸡的时候,村民王和生就会到养殖场来务工,一天有100多块钱。他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到基地来务工,还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
“如今的硐口村产业兴旺了,生活富裕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更足了。”吴应超说,接下来该村将配合好立华公司跟4家家庭农场,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不断巩固好硐口村肉鸡养殖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硐口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詹艳 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