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在普定县马官镇的普定县持恒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里,只见一排排苗木郁郁葱葱,林下一垄垄绿油油的黄精长势喜人,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苗木种植基地
从2008年培育、销售金刺梨苗开始,如今的普定县持恒林业已发展成多元化的苗木种植基地,该公司用15年时间推动自身发展,也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大“引擎”,近两年来示范种植的林下黄精更是为助推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今年,普定县持恒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授予“贵州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称号,并被评为贵州省林木种苗示范基地。
“我们现有基地1130余亩,绿化树苗大概有60来个品种,包括地被苗香樟、桂花、红豆杉等,每个品种都是上万株。目前我们分成两个基地,一号基地是以经果林苗木为主,二号基地是以黄精苗和绿化品种为主。”普定县持恒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学刚说。
林下黄精育苗基地
为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提升林业特色产业发展质效,2021年起,该公司结合市场需求,有效利用大片苗木林地开始进行黄精苗培育和黄精种植,目前已培育黄精苗100亩,示范种植黄精150亩。在种植技术上,该公司采用自然林遮阳、林下覆膜、“林下覆膜+遮阳网”三种方式进行对比种植,研究其长势和药材品质区别,争取找到科学的增产增效种植技术,推动本地黄精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正是中药材黄精种植的最佳时间,黄精苗也迎来了销售旺季。一大早,务工的村民们就在林下黄精育苗基地里选苗、拔苗,准备销往黔东南、黔西南、毕节等地。
“这100亩黄精育苗基地,估计需要取苗1500万株到2000万株左右,以目前的市场价格,预估一亩的收入大概在十多万元。”夏学刚说,普定资源很广,林地面积很大,通过今年的试验,他们公司会力争在明年或者后年,在普定周边发展1至2万亩林下种植黄精。
正在务工的群众
黄精种植后,“蛰伏”3至5年采收期,迎来丰收季,以目前的市场价估算,每亩地6000株黄精可实现5万元收益,将黄精变为“黄金”。
产业兴,百姓富。该公司林下特色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帮助20余人实现稳岗就业,人均月工资达6000元,还时常请周边村寨的村民务工,每天支付每人工资80元到120元。近五年来,该公司平均每年发放工资400万元左右。
作为普定县五个林下经济示范点之一,该公司示范带动的林下产业发展成效是普定县林下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有效利用林地面积,因地制宜拓宽了发展空间。
普定县林业局产业办负责人陈观健说:“普定利用林地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大概是13.88万亩,今年的林下经济产值是3.8亿元。经过两年的发展,全县的林下经济初见成效,间接带动林农一万余人,每年提供林下产业务工大概3万人次,间接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