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 科技特派员组团式帮扶 赋能乡村振兴

2023-12-22 17:19:16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为推进产业振兴助民增产增收,紫云自治县科技服务中心积极协助国家、省、市科技特派员到紫云开展“组团式”帮扶,围绕紫云自治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种三养”产业发展思路,助力紫云“共富地标”工程和“甜蜜紫云”工程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红芯红薯、茶叶、花猪、蓝莓、冰脆李等地标产业做强做大,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示范带,加速紫云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品种改良 红芯红薯增产增效

紫云红芯红薯,不仅是紫云的特色农产品,更是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然而,由于品种老化和传统的育苗种植方式等因素,使得红芯红薯产量不高、薯型不好,急需对红芯红薯进行品种改良,以及改变传统栽种方式来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近年来,科技特派团在白石岩乡干水井坝区实施了贵州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并成功培育出红芯红薯脱毒苗,为紫云红芯红薯品种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

“所谓红芯红薯脱毒苗,是用原有的红芯红薯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再生试管苗,且经检测不带病毒的苗。”贵州省农科院研究员、国家紫云科技特派团团长李云说,作为薯类农作物研究及种苗改良的主要部门,2020年,他们研究培育了红芯红薯脱毒苗,经过试验种植亩产量达5000斤,是原有薯苗栽种的红芯红薯产量的3倍。

据紫云自治县科技服务中心主任伍朝斌介绍,去年,在国家、省、市三级科技特派团的帮助下,为白石岩乡培育了5万株红芯红薯脱毒苗,移栽后挖收的红芯红薯全部用作薯种,今年白石岩乡选择用岩上村从未种植过红芯红薯的地块培育了200多亩薯苗,为种植5000亩红芯红薯提供薯苗,从而实现了红芯红薯品种改良全覆盖。

同时,在科技特派团的协助下,紫云成立了集紫云红芯红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选育、繁育、种植、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紫云紫香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建立了优良甘薯脱毒苗100亩示范基地1个,紫云红芯红薯优质高产示范基地1700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3000亩。目前,该公司拥有发明授权4项,注册商标3项,于2022年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紫云紫香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强化科技对紫云红芯红薯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点加大紫云红芯红薯提纯复壮、脱毒种苗(薯)基地建设、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合理平衡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脱毒种苗(薯)繁育进程及脱毒红芯红薯的应用推广步伐,配套栽培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着力提高紫云红芯红薯生产水平,推进紫云红芯红薯产业的相关科技创新。”伍朝斌说,此外,在科技特派团的帮助下,五峰街道中心村建成面积100亩的红芯红薯脱毒苗示范基地1个,促进周边1000多亩红芯红薯实行品种改良。

创新示范 助力茶业发展

近日,在坝羊镇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厂房后面,几名工人在熬制石硫合剂,作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原料。

紫云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农技师、安顺市紫云科技特派团团长张廷刚指导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制作石硫合剂

“为确保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所用原料是无任何添加剂的无公害原料,让每一片茶叶都绿色健康,为了一杯干净、健康、放心的茶水,我们自己熬制石硫合剂。”公司负责人陈萍说,土红坡茶园是贵州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转化示范基地,每月都有专家组来实地研究,并在茶园建有昆虫病原线虫防控茶园蓟马技术示范区,以及科学用药技术示范区、微小花蝽储蓄植物生态防控技术示范区、明小花蝽人工释放技术示范区等。

“打造生态茶园,需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冬季,轻修、除草、开沟施肥、石硫合剂封园;春季开园,‘氨基寡糖素+氨基酸水溶施肥’;春茶采摘结束,修剪、施肥等,都要技术支撑。”紫云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农技师、安顺市紫云科技特派团团长张廷刚说,在科技特派团队的新产品研发技术及指导下,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实现了多项创新,土红坡茶园也成为紫云生态茶叶示范园,为紫云春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奠定了基础。

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茶园一角 

“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科技助企服务,将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作为科技示范企业,积极协调贵州大学茶学院、省茶科所、安顺职院等相关专家和国家、省、市各级科技特派员等,在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了茶叶科技研发中心,深化产学研结合,发挥科技创新示范作用,助推紫云茶产业发展。”伍朝斌说,紫云实施“共富地标”工程,把全县的茶园统一为紫云春茶品牌,对紫云茶产业进行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地标品牌,壮大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4万亩,共有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26家,加工企业13家,4家茶叶企业达到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标准。

发酵技术 助农产品加工

近日,位于紫云猫营工业园的贵州宜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成品车间里,几名工人正搬运蓝莓果汁,等待运销车辆来装运。

贵州宜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是贵州百灵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2015年冬至2016年春,该公司在板当镇硐口村种植了5000多亩蓝莓,建成百灵生态蓝莓园。经过几年发展,该蓝莓园种植面积达万亩,并成为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为延长产业链,促进蓝莓产业提质增效,2019年,公司选址紫云猫营工业园,投入1.48亿元,建成可年处理3000吨的蓝莓深加工及白酒生产厂。

该公司在国家、省、市科技特派团的技术指导下,在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探索出一套水果稳定发酵技术,提高了果酒品质,有效化解了鲜果销售压力,为全县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精深加工技术基础。目前,该公司建有包括冻干粉、蓝莓汁、蓝莓酒、蓝莓干红、蓝莓干、蓝莓果冻等6条加工生产线。

科技教育强联手 教学实践共提升——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与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签约仪式现场 

近年来,各级科技特派团探索研发的水果稳定发酵技术,还为紫云格凸红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格凸红”系列红酒、白兰地提供了技术支撑。该公司格凸红系列产品的研发投产,让紫云形成了集葡萄种植、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完整葡萄产业链,促进了紫云葡萄产业的发展。

“我们紧紧围绕《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积极协调国家科技特派员到紫云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伍朝斌说,目前,在各级科技特派团的指导下,紫云建成科技示范基地6个,开展新型高效绿色农业投入品科研攻关与应用,并提供科技成果供给。目前,投入应用新型高效绿色农业投入品9个,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15个、新品种35个、农业新产品3个,积极推动紫云春茶、红芯红薯、蓝莓、花猪等地理标志性农业产业的发展,助力产业振兴。

技能培训 培养致富能人

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是关键。今年以来,省、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现场服务累计1400天次,在各乡镇围绕紫云红芯红薯、水果、蔬菜、茶叶、花猪等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人员2139人次,培训方式为“理论培训+现场实训”等多种方式结合,培养技术能手或致富带头人90余人,开展技术咨询服务189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227项,为紫云产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老师在紫云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针对甘薯、蓝莓及其栽培技术等开展系列学术讲座 

“今年以来,各级科技特派团在紫云开展技术咨询47次,结对帮带的科技特派员58人次,培养当地农技人员42名、高素质农民216名、致富能手3名。”伍朝斌说,今年,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与东西部协作“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在紫云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签约人才培养协议,开展“师代徒”合作,通过科技团队力量培养一批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发展人才,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为紫云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二审:梁惠焜 三审:徐 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