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紫云自治县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门前,20余名工人对红芯红薯、菜籽油、蜂蜜、紫松茸、大米、红薯挂面、鸡蛋等农特产品进行包装、贴标签、搬运、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今天我们要运销一批农产品到广州,其中1433份礼盒套餐是广州市南沙区某单位的订单,该礼盒套餐每份包含菜籽油、红薯挂面、紫松茸等农特产品,以及广州市民的线上订单高粱粑和饵块粑约700件、鸡蛋礼盒527件、菜籽油232桶、紫云大米300余袋。”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叶友欢说,年关将近,订单逐渐增多,公司的红薯挂面、红芯红薯、菜籽油、大米、鸡蛋、紫松茸等农特产品供不应求。
运销的农产品
叶友欢介绍,为把紫云各乡镇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让紫云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一方面,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线上线下销售紫云农产品。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和业务人员拓展销售渠道,把紫云农产品拓销到重庆、成都、北京、上海、江浙等全国各地。近两周以来,平均每日发货订单总单数4000余单,线上订单占总发货量的80%。
“公司预计本月销售额达3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蒋世龙说,接下来,公司将持续强化农产品产销供给链,大力提升公司在猫营工业园的几条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的产能,助推紫云农产品产销链发展。同时,在“电商+农业+生产”的模式下,增加产品上游农户、合作社的收益,通过稳固农产品供应链带动大批群众就业,助推农产品出“山”入“海”,助力乡村振兴。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