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升平来嘛咦哟喂,舞升平啰喂,花灯之乡闹花灯;马官花灯代代传啰喂,扇帕结下不了情嘛咦哟喂······”初见蒋文武,温文尔雅,他用婉转的唱腔唱起他最爱的花灯曲《扇帕结下不了情》。谈到花灯,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从他口若悬河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对花灯的执着与热爱。
蒋文武(左一)与艺术团的同事一起表演花灯戏
蒋文武出生于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普定县马官镇,这里是贵州西路花灯的发祥地,古朴而优雅,深邃中处处彰显着文脉的传承。作为屯堡文化重镇的马官镇,有着丰富的花灯戏文化资源,这里村村有花灯、寨寨有地戏,花灯表演是当地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了解,花灯戏源于中原,是随明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进入贵州,花灯进入贵州后,在江南丝竹小调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贵州本土的语言、风格、音乐曲调等,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贵州花灯。2007年,花灯戏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安顺的屯堡花灯属贵州西路花灯,主要分布在普定县马官、城关、马场、白岩、龙场等地。
“小时候,逢年过节,各村都会有花灯队来表演,我总会挤在最前面蹲着看戏。”回忆起儿时看戏场景,蒋文武眼里依然闪动着光芒。在那时,屯堡花灯和屯堡地戏都是村民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是一种原生态的群艺性民俗娱乐活动,乡亲们会扛着自家的板凳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表演结束了,都不愿意离开。
蒋文武(左)表演屯堡花灯
蒋文武一家人都热爱花灯戏,舅舅则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花灯角子。耳濡目染下,儿时的他也会跟着唱上两句。“正式上台表演是2001年春节,当时马官镇举办了首届花灯艺术节,来自全省各地的花灯队齐聚马官,展示了各路花灯的艺术风格。当时马堡村没有一支成熟的队伍可以上台,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我,在村主任的‘三顾茅庐’下,赶鸭子上架临时组建一支花灯队伍进行参赛,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让我真正爱上了花灯,并有了想把它传承下去的想法。”蒋文武说,花灯不仅仅是马官镇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也是我们当地人对于家乡的一种情怀,但看到这种文化逐渐没落时,传承传统文化、拯救花灯艺术就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责任和义务。
2002年,蒋文武大学毕业后,在乡村中学担任英语老师,但他始终不忘家乡的花灯艺术。他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利用周末、寒暑假走访各村寨,虚心拜访了民间花灯艺人,吸收了很多艺术养分。2005年2月,蒋文武利用得天独厚的花灯艺术资源,发起成立了仅有18人的马官镇马堡农民艺术团,并担任艺术总监。他扎根基层、深入农村,体验生活,虚心学习,笔耕不辍,创作、表演了大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在乡村和学校里开办免费花灯艺术培训班,培养了300多名花灯艺术新人。
2010年11月,蒋文武组织马堡农民艺术团的演员们股份自筹,注册成立了马官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创了“支部+文化+产业”的路子。短短五年里,文化公司连年创收,蒋文武也成功兑现了向“农民股东”们许下的“今天你是股东,明天你来分红”的承诺,让乡亲们尝到了“种文化”的甜头。
2016年8月,蒋文武发起了“文化联村、花灯联情、党建连心”的三联行动,以“文军扶贫”的模式,在马官镇的中山、屯院、双玉等11个村寨实施文化帮扶项目,帮助村寨组建花灯艺术表演团队,成立农民文化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对西路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以创新民族民间演艺,拓展文化市场,延伸花灯文化产业链,促进地方文艺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演出团队)+演员”的模式,与周边30多个花灯演出团队(合作社)合作,组建了“马官花灯演艺集团”,积极寻求文化演出增收致富机会。
蒋文武(前左)与艺术团的同事一起排练花灯戏
如今,蒋文武已多次带领团队赴全国各地演出,而马官文化公司不仅连续两年荣获文化部表彰“乡间文化大课堂”文化志愿者服务项目,还先后获得了中宣部、文旅部和国家新闻广电总局授予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先进集体和众多省市大奖。
“我一直想,就是要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得到活态传承、生产性传承。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在民间。”蒋文武告诉记者,22年来,作为一个活跃在乡土民间艺术舞台上的青年艺术家,他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用传统的花灯形式,创作了一批脱贫攻坚、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等主题的文艺节目,反映新时代老百姓的新生活。并带动更多人喜欢花灯戏、学习花灯戏,让花灯艺术走进校园,在马官中学普及“花灯大课间”,用花灯戏作为课间操,便于文化传承。
这就是蒋文武,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授予的“文化骑兵”,普定家喻户晓的文化网红“二姑妈”,屯堡花灯传承人。他用自己的勤奋和艺术情怀,讲百姓故事,演百姓生活,话戏曲人生。而像蒋文武这样的一代代传承人,让屯堡花灯不断吸取民族元素和生活智慧,形成戏曲百花园中那朵独具特色、生命力旺盛的“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