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育英才——关岭民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见闻

2024-01-04 19:58:23    来源:   安顺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关岭民族高级中学传承学校优秀的办学文化,有效融合区域内民族文化精神,凝练了符合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精神等内生动力,形成“融合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特色。学校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教育资源不断巩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西部教学改革支持活动试点学校、全国普通高中共青团工作联盟第一批成员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贵州省文明校园等国家、省、市、县各类荣誉30余项。
  深化协作 和谐共融
  走进关岭民中,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整齐的绿化带、宽敞明亮的教室、绿茵茵的田径场、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微机室、多功能室、社团活动室,功能教室齐全,设备设施完备。

社团活动

  “我们学校于 2014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硬件设施均按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设施齐全、设备先进。 2014年与贵阳一中开展合作办学以来,学校步入发展快车道,办学成绩不断提升,与省内外多所优质高中共建共享教育改革成果。”关岭民族高级中学副校长左明松介绍,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岭民中积极与省内外高校及优质中学建立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与高校、帮扶学校以及友好学校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学校建立了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共同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此外,还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协同共育的机制,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022年来,学校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先后与北京东直门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广州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等国内优质高中开展合作办学,同时,学校还与成都七中、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广州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等国内优质高中学校,构建高中教育发展共同体,搭建多维互动平台,建设跨区域“友好学校”协同发展机制。
  2023年,关岭民中总结学习优质高中的做法经验,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认真推进“三阶七步教学法”,坚持以“敬业、爱生、严谨、善导”的教风和“诚实、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为引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建强师资  创新机制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的强师队伍,也是关岭民中发展的重中之重。

到贵阳一中跟岗学习

  一直以来,关岭民中在教师培养方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策略,通过定期学术交流、教学观摩和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鼓励老师出去开展培训学习和“优质课”评比。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这是关岭民中高一数学老师钱晶多次与优质高中学习以来的体会和感悟,“学校经常外派我们教师去参加各种培训,去观摩教师大赛。和这些学习的互动交流不仅更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开拓了我们的教学视野,更使我们在跟岗学习交流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关岭民中今年加大力度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共引进12名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同时,借助省教育厅开展的相关教师培训项目,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现有教职工334人,专任教师301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79人,一级教师114人,二级教师93人);有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县级名师工作室7个;省市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工作站5个;省级骨干4人,市级骨干20人,县级骨干74人,市、县级教坛新秀49人,黔灵名师1人、市级名师2人,研究生学历教师8人。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壮大,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打造特色 多元育人
  2023年10月20日,在关岭民中的田径场上,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之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年第33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在田径场开幕。随着阵阵音乐声在运动场上响起,身着苗族服饰的同学们手持花棍进场,随后舞狮、舞龙的精彩表演将文艺表演推向高潮,芦笙、花棍、武术、啦啦操点燃运动激情,再现学校特色;音乐、绘画、书法展现青春旋律,挥洒青春自信,彰显学子艺术风采。

社团学生练习绘画

  “我校自2003年开始,立足本县县情,突出民族特色,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规划,把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里、课堂上、课间中,切实让民族文化的种子在校园扎根、开花、结果。”左明松告诉记者,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关岭民中从最初开设苗族花棍舞进课间,慢慢延伸出盘江小调进校园、布依刺绣进课堂、苗族芦笙进班级,现在又新增了舞龙、舞狮、武术等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岭民中秉承“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不断优化社团课程体系,提升社团课程的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创建多元化、精品化的拓展空间,全力推动学生在社团课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创新能力、品读经典文化、陶冶艺术情操,让学生在课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将民族文化彻底融入到体育和艺术类课程,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和掌握一至两项民族文化技能。

田径运动会舞龙表演

  “这学期我们的作业不仅减少了,做作业速度和质量也更高了。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学习布依刺绣,不仅增加了我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还丰富了我的校园生活。”关岭民中高一学生罗姿姿笑着说道。
  学校发展没有终点,展望新的一年,关岭民中将继续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将深化协作模式,加大教育创新的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幼小初高”教育协作体的优势。同时,我们将继续推行国家乡村振兴暨贵阳一中“1+1+3+n”“教育组团式”帮扶模式,以此推动民中发展建设的新篇章。(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继平 李锦卫 罗野)


责任编辑:陈亮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