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走进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小寨关村的肉鸡养殖家庭农场,养殖户陈英每天都要定时查看肉鸡生长情况、清扫鸡舍、通过自动化设备投放饲料……在她的精心饲养下,上万羽肉鸡正茁壮生长……
小寨关村肉鸡养殖家庭农场
小寨关村肉鸡养殖家庭农场项目由南方电网公司捐赠86万元资金建立,与四川德康集团公司进行合作,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由龙头企业提供鸡雏、饲料、疫苗和管理技术等,回收全部养殖产品,形成德康肉鸡养殖统一合作模式,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疫苗、统一消毒、统一饲养标准、统一产品销售,实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饲养、产业化经营。
小寨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泽利介绍:“村里的肉鸡养殖家庭农场于2023年2月建成,3月投入运营,占地面积13亩,共有3个养殖大棚,存栏肉鸡2.5万羽,年出栏3批共7万余只,有‘德乡一号’‘土皇一号’等5个品种。”
“自从农场建好后,我们就负责给公司代养肉鸡,养殖105至110天可以出栏,现在卖出了两批肉鸡,第一批出栏25000只,利润5万元,第二批利润7万元,第三批肉鸡已经进栏了。”陈英笑着说,鸡苗、饲料和技术都由公司提供,出栏以后卖给公司,风险比较小,没有后顾之忧,只要把鸡养好就有钱赚。
承接代养业务,不仅让养殖户在家门口低风险就业,还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按照目前的生长情况,我们一年出栏三批肉鸡,肉鸡损耗越少,利润越高,一年下来纯利润大概有十几万元。”谈起经营家庭农场的效益,陈英脸上甚是欣慰。
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器”,还吸纳了众多周边村民成为产业的受益者。“农场虽然是自动化养殖,投喂饲料和水源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但是平时各种物资搬运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带动附近20余户农户务工就业,为村里部分年长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杨泽利说。
通过引进公司建立家庭农场养殖肉鸡,不仅降低了村民的资金负担和投资风险,实现了智能化养殖,每年还为小寨关村创造了8万余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下一步,我们将会配合公司与养殖户,全力做好服务,助推肉鸡养殖业的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杨泽利说。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