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走进贵州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批批光伏单晶硅加热过程中使用的碳碳复合材料正有序生产。
贵州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作为安顺中小企业的“排头兵”,近年来,贵州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主创新为驱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在光伏碳碳热场配件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企业生产的光伏碳碳热场配件——保温筒,单个成本降到了4000元左右,材料利用率从90%提高到了100%。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及突破,让公司获得了新的市场竞争优势。”贵州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石光鹏说:“我们的产品生产周期短、使用寿命长,例如单晶拉制炉热场产品,别人需用600个小时才能产出,而我们只需用300个小时,目前我们每个月可生产1400件左右,年产值3亿元。”
自2018年成立以来,贵州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重点推进研发中心和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拥有计算机仿真分析平台,具备完善的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碳陶复合材料研发体系,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部分产品远销海外。“我们作为一家生产和销售新型材料的高科技企业,创新就是公司的立身之本,我们的研发投入也是逐年增加,目前已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石光鹏表示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及突破,让公司更加具备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促进公司产能突破和产业升级。
除此以外,贵州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还于2020年开始研发氩气回收循环利用设备,并于2022年投入市场,目前与多家大中型光伏产业客户构建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各项领域,氩气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必不可少的工业气体,近年来需求量激增。国外氩气净化回收技术昂贵且产能规模有限。因此,我们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产能氩气净化回收技术。”石光鹏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光伏单晶炉氩气回收循环利用设备,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特点,在较温和条件下,有效消除单晶炉氩气尾气中多种杂质,并将回收循环后的氩气重新用于生产环节,能够满足400台以内单晶炉氩气回收循环利用要求,大幅减少光伏企业生产过程中高纯氩气的消耗量,帮助光伏企业克服氩气供给波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有效提升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