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站改造以后功能很齐全,平时来这里休息,冷天有取暖器,口渴有饮水机,尤其是新添的卫生间特别方便,非常照顾我们。”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户外劳动者陈兴洪提及改造优化后的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由衷地点了赞。
百合街道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
日前,记者走进该县百合街道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只见沙发桌椅、应急药箱、饮水机、取暖器、微波炉、卫生间等基本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能够保障户外劳动者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歇息、伤了能急救的基本需求。
该服务站新增的洗手间
该服务站新增的暖风机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关岭自治县总工会坚持以“找差距、补短板、疏堵点”为切入点,按照省、市关于加强工会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安排,深入走访一线环卫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户外劳动者群体,聚焦 “休息难、热饭难、喝水难、如厕难”等问题,积极申请相关资金,对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进行提档升级改造优化,不断完善站内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增强服务效能,筑起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港湾”。
截至目前,关岭自治县共建设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75个,其中在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改造优化3个,累计服务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劳动者2万余人次。
“我们将持续围绕‘工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做好职工群众娘家人’这一主责主业,开展好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工作,加大与各单位部门协作共建力度,提升服务站各项设施设备、管理服务功能,做到服务与创新相结合,让服务站成为户外劳动者休闲的场所和港湾。”关岭自治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袁鸿表示,关岭总工会将不断推进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建设,申请、协调相关资金改造优化更多、更优的综合服务站点,切实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累可歇脚、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雨天避雨、闲暇充电”的爱心服务,为建设有温度的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