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又叫赶集,它是中国民间风俗,就是去乡、村集市或特定的集市上买东西。逢约定的集贸市场开放日,叫“赶场天”。
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正逢西秀区鸡场乡“赶叫场”的日子。记者到这个在西秀区具有代表性的赶场地进行体验:约500米的街道上,人头攒动、你来我往,商贩的叫卖声、购物人员的询价声等各种声音响成一片,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的“摊子”,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品,任由人们选购。
春节将至,鸡场乡的乡场因广大群众集中购买年货,更加充满了浓浓烟火气。
“这个临时市场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原本星期天才是约定的‘赶场天’,平时大家买菜就去乡里固定的集贸市场。今天‘赶叫场’,是发出开市通知邀请买卖双方来赶场,属于农历年尾最后一次赶场,目的是满足周边群众买年货和商户、商贩销售货品的需求。”鸡场乡副乡长杨红松介绍道。
与 平常“赶转转场”和 春节前“赶年场”不同,热热闹闹的“赶叫场”,在辞旧迎新即将到来的时间节点,让鸡场乡近2万老百姓过年的仪式感拉到满格,也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增添了许多“年味”。
猪、鸡、鸭肉,鱼、螃蟹、活虾、花甲,品种繁多的蔬菜、水果,主打一个“新鲜”;烤鸡、烤鸭、卤肉、包子、炸薯片,喷香的热气诱人得很;花生、瓜子、板栗、糖果、开心果,试吃再买;花椒、胡椒、八角、砂仁、枸杞、辣椒粉,香味能调出生活好滋味;锅、碗、瓢、盆、砧板、菜刀、刷子、扫把,生活用具换新的;春联、福字、灯笼、窗花、中国结,添福添祥添喜气……
“摊子”后边,商户、商贩装袋、称重、退钱,再搬货补货,转个不停。“摊子”前面,“赶场人”挑选、询价、接货、付钱已不分先来后到,“老板”顾不过来,大家就自己扯下袋子、装好货物,再“凑机会”递给“老板”称重,然后付钱。
“7点过站到现在,三个多小时,屁股都没怎么贴到板凳。”刘三祥笑容满面道。他卖菜已有四年,鸡场乡乡场时间一到都会来赶,给村民们供应十多种蔬菜,而且他要保证菜品新鲜,因为“现在大家生活都好过了,没哪个会要蔫巴的菜”。
“星期天才赶了正场,今天又‘赶叫场’,不过还是热闹。我忙不过来,连媳妇、娃娃都叫来帮忙了。”他说。
鑫堡村村民李芝妹接过装好的蒜薹、豇豆、胡萝卜、辣椒和生姜,反手放进背篓里,笑意盈盈道:“菜新鲜,价格还和平时一样。”“你看,我还买了其它东西,肉也有,蔬菜也有,全家人吃,就多做几样菜,水果、花生、糖也都买了,过年嘛,这些都少不了。”她向记者偏了偏背篓说。
鸡场居委会村民杨大龙一星期前从浙江回来,今天带着儿子“赶场”办年货。等待“老板”烧猪蹄膀的间隙,他爽朗道:“一年一转,必须回来和家人团团圆圆过年。还行,去年挣得八九万块钱,除去家里大小开支,还有七万多。”他掐着手指边数边说:“今天还买了猪肉、猪大肠、猪小肠,几样蔬菜、几样干菜、几样调味料、几种水果和坚果,还有烟花爆竹、春联等等,年货差不多备办齐了!”
“年年都在他这里买,贴着喜庆也顺气!”在一个春联“摊子”前,新合村村民张山林从熟络的春联“老板”陈发明手中接过红通通的“年货”,裹好后往背篓中的缝隙一插,微笑道:“春节,除了吃的喝的要买,生活用具该买的买,春联这些也要贴新的,除旧迎新嘛!”谈到卖春联,家住宁谷镇的陈发明感慨万分,卖春联二三十年,赶过乡场大小十多个,如今年龄六十有六,“赶不动了,明年就休息了。不过,这些年来,也算是给四邻八乡的人‘送了不少吉祥、平安、幸福’……”他指着摆着、挂着的春联、门神、福字、中国结,一脸诚意地笑了笑。
中午时分,背着背篓的人们仍旧来来去去,如潮水般涌动在这条不算宽阔笔直的街上,有的背篓装得冒尖儿,有的背篓还是空的,大家有的你一句我一句地结伴同行,有的朝远处递个眼神、爽朗一笑,打招呼的内容只有他们知道。
“全乡有5个村(居)近2万人,外出务工的5千多人,基本上都回来过年了,加上附近乡镇村民也会就近来赶场买年货,所以,今天的鸡场乡场坝上,比往常热闹些。”杨红松说。(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