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走进紫云自治县的乡村小路、田间地头,翻犁地块、农技服务、播种育苗、移栽管护……一幅春耕生产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推广套种模式 助力粮油增产
3月28日,猴场镇组织各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相聚小湾村打虎坪,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其配套适用技术现场培训。
培训现场,该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现场演示“药剂拌种”的关键环节,做好病虫害前期防控;讲解以两行玉米间作三行大豆的“2+3”宽窄行套种模式,是利用大豆矮秆、玉米高秆的特点,既实现了“一地两用”,又增强了光照度和透风度,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
同样,格凸河镇坝寨村坝寨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示范种植点,有的村民在用耕地机翻犁地块,有的村民按照大豆玉米“2+3”套种模式拉绳、打窝、施肥、放种……忙着种植大豆玉米。
农机耕地
“今年,格凸河镇种植玉米2.5万亩、大豆0.42万亩,其中,全镇各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共2400亩,以示范带动群众分散种植,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高粮食产量。”格凸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钟金华如是说。
今年以来,紫云全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开展“农技干部战春耕,蹲点包片助振兴”活动。按照领导干部包片,技术干部包乡镇的方式,该县农业农村局下派6名副科级干部和25名技术干部到全县13个乡镇街道蹲点指导春耕生产工作。目前,全县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培训41期,培训1432人。
“今年,紫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万亩(含大豆种植面积4万亩),以示范带动群众分散种植方式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示范种植点39个。”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专班负责人冯祖伦说,目前,全县已翻犁土地9.44万亩,春播玉米6.5万亩、大豆1.04万亩。
抢农时育好苗 保供应兴产业
近日,白石岩乡幸福园村坝区土地里,村民们在忙着翻地、拉厢、打窝、施肥、放种、盖膜等,培育红芯红薯苗。
紫云红芯红薯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作为红芯红薯种植核心区域的白石岩乡,通过品种改良、粮薯轮作、菜薯轮作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红芯红薯的品质和产量。
红芯红薯育苗基地
“白石岩乡采取土地隔年轮作方式种植红芯红薯和大豆玉米,今年规划种植红芯红薯的地块,是去年种植大豆玉米的地块,以此提升红芯红薯的品质和产量。”白石岩乡乡长谢清清说,今年全乡计划种植红芯红薯6000亩,需要培育400余亩红芯红薯苗,才能满足移栽时的薯苗供应。目前,已培育红芯红薯苗350亩。
时下,不仅白石岩乡在培育红芯红薯苗,同样作为红芯红薯种植主要区域的五峰街道,已趁着春耕好时节培育红芯红薯苗。
“今年,五峰街道计划种植红芯红薯1200亩,按照1亩薯苗移栽10亩地计算,需要培育红芯红薯苗120亩。”五峰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班庶华说,培育早的红芯红薯苗,薯苗已开始出土,预计5月初可以移栽红芯红薯。
产业发展多元,群众致富路更宽。为拓宽群众增收路子,紫云全县各乡镇大力发展烤烟、辣椒等农业经济作物。3月28日,记者在猫营镇烤烟育苗基地看到,大棚里的烟苗绿油油的,每个漂浮盘里的烟苗长势都较好。
“今年,猫营镇计划种植烤烟3600亩,按照1亩栽种1280株烟苗计算,每亩需要培育8个漂浮盘的烟苗(每盘160株),为满足烟农的烟苗需求,今年我们培育了2.9万个漂浮盘的烟苗。”猫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永才如是说。
据了解,2024年,紫云计划种植烤烟1万亩,主要分布在猫营、宗地、猴场、格凸河、板当等乡镇。目前,烟苗已培育好,烟农正在翻耕整理地块,预计4月中旬开始移栽烤烟。
辣椒集中育苗基地
在火花镇平寨村辣椒育苗基地里,负责人杨小磊从穴盘里拔出一株辣椒苗说:“瞧!穴盘培育的辣椒苗根系较好,便于移栽且成活率高。我们这里共培育有2000万株辣椒苗,以1亩地栽种2100株计算,可移栽1万亩辣椒。我们培育的辣椒苗只有三分之一提供给紫云各乡镇农户,其余辣椒苗以0.1元1株的价格提供给西秀区各乡镇农户。”
活用土地资源 春种蔬菜助增收
3月27日,火花镇禾弘村者棉组的一块蔬菜田里,种植户刘兴能夫妇正从小河里抽水浇灌春白菜。
禾弘村蔬菜种植示范点
“我们养成了种植春白菜的习惯,每年秋季水稻收割后,把稻田进行开沟沥水,越冬过后田块土壤就干碎了,春节我们就翻耕种植春白菜。”刘兴能说,今年,他种植了5亩春白菜,以目前的长势,4月末可以收割销售了。
同样,在抽水浇灌春白菜的者棉组村民余饶妹告诉记者,去年,她家种植了4亩春白菜,收割销售后收入1.5万元。今年,她家同样种植了4亩春白菜,待收割销售后再打田插秧,春白菜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水稻解决吃饭问题。
“近年来,火花镇依托低热河谷气候条件,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禾弘、平寨、江纳、董桑等村推行稻菜轮作,动员农户种植‘错季’春白菜,以增加群众收入。”火花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韦文沛说,今年,全镇春白菜种植面积3200亩,全部是农户分散种植,待春白菜收割销售后,正好赶上打田插秧季节。
同样,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的四大寨乡落城坝区里,有的村民在翻犁整地播种蔬菜,有的村民在管护菜苗。
村民管护菜苗
在蔬菜田里管护菜苗的落城村村民伍洪琴说:“我们上午以每小时10元的计时薪酬,或整地播种、或管护菜苗。下午,以每斤0.6元的计件薪酬收割菜心、芥蓝,每月能挣6000元,家门口务工挣钱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四大寨乡利用落城坝区土地资源,种植以菜心、芥蓝为主的蔬菜,面积共1020亩。”四大寨乡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丰志说,目前,落城坝区蔬菜园有固定工人208人,他们大多是附近村寨的村民,其余部分是来自紫云其他乡镇的村民。
冯祖伦告诉记者,紫云全县赶农时、抓春耕,在有条件的火花、四大寨、猴场、格凸河、坝羊等乡镇推行“稻菜轮作”,以及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今年春季,全县春播蔬菜种植面积6.9万亩。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