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深山里的书法班!荔波这位老人坚持义教50年…

2024-04-22 20:43:51    来源:   荔波县融媒体中心      

在荔波乡村

有这样一位老师

义教书法五十载 

他是谁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QQ截图20240422204127.png

在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镇联江村曼井组,一所小小的书画传习馆成为了当地乡村文化的一颗耀眼明珠。这里每周六早上八点半,都会迎来一群热爱书法的学子,他们的引路人,正是享誉当地的义教老师韦举。

图片

图片

韦举老师

这位年逾古稀的韦老师,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对书法的热爱与坚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现在大家都是用电脑、玩手机,还有哪些人来喜欢我们的毛笔书法呢?所以我决心把我五十年来所学的书法艺术,传授给孩子们,目的就是要把我们老祖宗遗传下来的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很好的传下去。”

五十年来,从他拿自己家老木房设立书法教室到开设了这所书画传习馆,老人的书法人生坎坷又精彩,书法教学在这个小村庄里至今仍然风雨不改。曼井书画传习馆不仅是一座文化殿堂,更是一座精神家园,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爱好者。

图片

每次开课,曼井书画传习馆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来自村里,也有一些外来求学的少年,甚至还有已经外出工作回乡探亲的老学员。

图片

韦举的教学理念简单而深刻:“学习不应该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参加这个传习馆学生不用报名、不缴学费、不交家庭作业、不带笔墨纸砚,唯一的条件就是按时出席,并且认真聆听。

图片

图片

对于书法教学韦举也有他独到的见解,除了传授书法技艺,每堂课他都要和学生们聊天谈心,让他们明白“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的道理。

王圆露今年16岁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她从小就参加曼井书画传习馆的学习,对于韦举的书法教学她有这样的感受:“ 韦举老师说,写字就像做人一样,一定要方方正正,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问心无愧,堂堂正正。”

图片

五十年的坚守,源于韦举自幼对书法艺术的酷爱。回忆起过去练习书法的经历,韦举也是记忆犹新。过去,在贵州的边远山村,“笔墨纸砚”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小时候,苦于家庭困难,没有钱买笔墨纸砚,当地甚至也买不到,韦举自己想了一个练习的办法,他说:“当时比较困难没有钱买笔墨,我就拿了几块木板,用老毛笔,蘸水在上面反反复复的写,当我把最后一块木板写完以后,第一块木板上的水迹也就干了,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写......”以水作“墨”,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习,笔法也越来越熟练。

1973年,韦举成为村里的民办教师后,主动承担起了学校的书法教学。没有教室,他就领着孩子们在自己家的木房子里上课。孩子没有笔墨纸砚,他就从自己微薄的收入拿出部分资金给孩子们购买。从那以后,书法成了曼井这个边远山村孩子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1986年,韦举因为工作变动到荔波县甲良镇信用社工作,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在村里,但是韦举一直没有断了和村里孩子们的联系,一直鼓励他们爱好书法、学习书法。

图片

2004年,韦举从荔波县信用社退休回乡,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书画传习班,继续他的书法教学。韦举的义教事迹也被邻里乡亲传为佳话。小七孔镇安排了一个旧的办公用房作为教学基地,学生对笔墨纸砚的需求,也通过韦老师自己出、乡亲邻里筹、社会各界捐等方式得到了满足。韦举自豪地说:“现在不管来自哪里的学生,或者社会青年来我们这里学书法,我们的笔墨纸砚足够满足大家的需求。”


图片

义教书法五十载,换得桃李竞芳华,韦举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挥毫泼墨,探究国学。

图片

五十载风雨兼程,韦举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不辞辛劳,倾注了全部心血在这个乡村公益教育的事业中。在他的呵护下,这里涌现出了一批批热爱书法、热爱文化的年轻人。


来源:荔波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顾宇 校对 张家晨 二审 吴丹 三审 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