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留住乡愁·传统村落安顺行”系列报道之一 ——大西桥镇鲍家屯村:古韵悠长数百载 焕发生机展新颜

2024-04-24 17:47:47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

中国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中华儿女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即日起,《安顺日报》重点推出“留住乡愁·传统村落安顺行”系列融媒体报道,围绕安顺传统村落历史、区位、村容、人文、风俗等内容,突出“传统”、彰显“古韵”、体现“保护”、展望“未来”。通过讲好中国传统村落故事,打造安顺传统村落新品牌新形象,传递乡村文化振兴正能量,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乡土重建鼓与呼,留住美丽乡愁。



踏着青石小巷,步入“一水护田,众山围拱”的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只见村头两棵迎宾老柏树苍劲挺拔,古建筑斑驳的石墙、美轮美奂的垂花门楼,写满岁月沧桑,古水碾房边、古石桥下,大坝河的春水载着群鸭在柳影间欢快流淌……

远眺鲍家屯村

从村前小青山上眺望,鲍家屯村古色古香的屯堡民居与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相映成一幅田园诗画,如古屯门联语所言:“狮象把门青山如黛千秋画,螺星塞海绿水似弦万古琴”,美不胜收。

来自明朝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鲍家屯村有“大明屯堡第一屯”之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初为军屯。“据《鲍氏宗谱》记载,当年安徽歙县棠樾村人鲍福宝(鲍氏入黔始祖)奉命率‘调北征南’先遣军入黔,鲍家屯村便是其屯军处。”鲍家屯村党委委员鲍安凤说。

石牌坊

该村传统民居沿袭了徽派建筑的营造特点和艺术风格,现存30多幢古民居建于明清时期,为穿斗式木架结构三合院、四合院。建筑就地取石木材建成,墙面多以石块砌筑,“悬山式”屋顶盖方形薄石板。在“四水归堂”的天井中,可见雕刻精美的木门窗和石柱础,以喜鹊、蝙蝠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极具人文价值。

四合院中的雕花木门

作为军屯,鲍家屯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背山面水,周围环山,整体布局为“一轴两区内外八阵”。一轴即由南至北,从屯口经瓮城、汪公殿,至振威将军陵园,贯穿中轴线;两区为古村寨核心区和明代古水利工程核心区;村内八条街巷构成内八阵,外八阵则与拱卫村落的七座山和一条河相关。

“内外‘八阵’遥相呼应,凸显防御功能。五层高的碉楼则有瞭望哨和居高临下阻击敌人的作用。”鲍安凤说,外八阵、原古寨墙、内八阵组成了古屯三道防御阵线。内八阵街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房屋互为犄角,墙上有内宽外窄的“射击孔”,敌人闯入犹如进到“迷魂阵”,防守人员从“射击孔”袭击,敌人防不胜防、进退两难。

古民居及古碉楼

在鲍家屯村,有暗合兵法韬略的古民居建筑群,也有古水利工程、古水碾等建筑,屯堡服饰、美食,地戏、鲍家拳等传统文化元素,原生态留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2012年,鲍家屯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偶有小车开过屯门前荫翳的老柏树,悄然打破古村宁静,徜徉此间的人们才惊觉,沉淀六百余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保护传承 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明代古水利工程在鲍家屯村前田野上,“明洪武二十五年碑记”佐证了其修筑历史。该工程以“鱼嘴分流”方式将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利用落差让河水自流灌溉千余亩稻田,被水利专家誉为“袖珍都江堰”,且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在常态化修缮保护下,古水利工程仍在发挥灌溉、防洪作用,造就了鲍家屯村‘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的生态景观。”大西桥镇副镇长王卓介绍道,该镇专门成立鲍家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历史文化保护规划、项目申报与实施等,同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古水利工程水坝旁,有座建于清代的水碾房,利用水流落差驱动水碾。“经专家学者帮助,水碾房得到整修,水碾功能恢复。2011年,该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王卓说,经几次修缮加固,古水碾房不仅以粮食加工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也成为游客青睐的打卡点。

古水碾房

传统屯堡服饰是安顺屯堡村寨一大文化符号,源于明初安徽凤阳的汉族服饰,颜色多以青、蓝为主,种类多样,尤以妇女服饰最为独特,已入选第三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探访鲍家屯村古街巷,过往的屯堡人依旧身着来自明朝的“凤阳汉装”,让人仿佛穿越今古。

屯堡妇女服饰中的丝头系腰传统制作技艺,在鲍家屯村传承几百年。鲍灵平从父亲手中学得这门“丝线经纬编织”手艺已近40年,他骄傲道:“这是我们老祖宗鲍大千清朝时从祖籍地学来、传下来的,要珍惜它,把它继续传下去。现在,村里二三十人还在坚持手工编织丝头系腰。”

“作为屯堡村寨,我们村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和屯堡‘抬亭子’,以及具有军事色彩的‘鲍家拳’、‘屯’味浓郁的饮食文化和乡土味厚重的民俗文化,这些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多彩的。”鲍安凤说,历经时间洗礼,这些成为文化遗存的屯堡风物,更显它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也在大放光彩中,彰显着屯堡人的人文精神,让他们愈发坚定文化自信。

历久弥新 乡村旅游助力振兴

“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手艺不能丢。”鲍灵平坚守传统丝头系腰手工制作,在技艺传承中寻求发展,也有了收获,“一条丝头系腰一周才能完成,几十年前代加工费20多元,现在包工包料一条最低800多元,都是屯堡妇女来订制,我每年要做七八十条。”他说。

屯堡人凌雨到钟爱传统屯堡服装,在鲍家屯村开设了生产作坊,还发挥设计专长,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缝制并直播销售“凤阳汉装式旗袍”,让屯堡服饰文化价值得以提升,她说:“每年要做上百件,实行标码生产、私人订制,一件两三百元,也对游客等出租服装。”

屯堡服饰作坊

鲍家屯村地戏剧目为《薛刚反唐》,素材取自《说唐》。地戏演出时,表演者头上蒙着网状青巾,戴面具于额前,腰围战裙,手执戈矛刀戟,随口歌唱、应声而舞,神秘而具有文化气息。传承至今,十余人以“老带新”方式继续演绎,逢年过节演,为游客演,也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还进入校园让师生研习。

历久弥新的,不止单个文化遗产,多年来,整个鲍家屯村在保护中获得充分发展,活力与魅力显现。

“近十年来,我们整合各方资金,在鲍家屯村谋划实施了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开发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修复与提升等十余个项目,提升这个屯堡村寨的颜值与气质,让它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王卓说。

修缮民居、古建筑,修建陈列室、观景台,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在该村的实施,既为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更激发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千余亩油菜花吸引游客春游打卡

当下,乡村旅游在鲍家屯村蓬勃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近几年,我们村农家乐、餐馆、客栈逐渐增多,每年接待游客百万余人次,避暑游客甚至选择吃住在农户家。”该村党委书记鲍中任说,在文化振兴过程中,村里依托极富江南古风余韵的屯堡村庄,打出“赏花”“避暑”旅游牌,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有效拉长“美丽经济”产业链条,让村民实现了旅游增收。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郭黎潇 李超然

   

网络安全.png


责任编辑:陈婷 校对:梁惠焜 二审:吴 丹 三审:陈 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