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深山中的“航空蓝”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帮扶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多德村小记

2024-04-30 10:55:10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谷雨节气之后,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多德村的蜂糖李基地里,一棵棵李子树枝叶繁茂,树枝上已然开始挂果,长势十分喜人。

多德村蜂糖李产业已挂果

“今年村里的蜂糖李结得不错,已经有好几批商家来村里预定李子了。”在基地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驻多德村第一书记丁智对记者说,“多德村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很不容易。”

石漠化是限制多德村发展的“顽疾”。据该村党总支部书记冷攀学介绍,多德村全村有5000亩耕地,其中好田好地仅有百余亩,其余的皆是石漠化严重的坡耕地,祖祖辈辈只能在石头山上种玉米,但由于受到石漠化影响,往往一亩地一年忙到头只能收五六百斤玉米,日子过得清苦。

多德村石漠化严重

201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开始帮扶多德村,让这个深受石漠化困扰的小山村迎来了蝶变。

经过前期的实地了解和调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针对多德村石漠化严重的实际情况,按照“石漠化治理+产业”的发展思路,在2019年投入上百万元为该村打造了563亩经济林,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当地村民想发展、肯发展的心思越发活络。

“我们在这些石山石坡里先后种过枇杷、种过花椒,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是蜂糖李扎下了根。如今,家家户户都种植蜂糖李,3棵李子树的产值就相当于1亩玉米地,经济价值翻了好几倍。”冷攀学说,正是因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倾力帮扶,才让村里有了产业,村民有了奔头。

多德村在石漠化严重的石坡上种出了蜂糖李

冷攀文是多德村最开始种植蜂糖李的农户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几亩变成现在的30多亩,其中挂果的李子树就有10多亩,虽然没有进入盛产期,但每年也有几万元的收入,而在如今的多德村,如冷攀文一样靠产业走上致富路的不在少数。

“多德村现在蜂糖李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其中进入产果期的有800亩,今年初挂果的有近千亩,发展蜂糖李产业不仅让农户稳步增收,还有效治理了石漠化,让原先光秃秃的石头山变成了绿油油的李子林,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提升。”丁智告诉记者,村民发展产业的决心日益高涨,去年便主动筹资10万元打通了蜂糖李基地产业路(未硬化),今年又自发新种植300余亩蜂糖李。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驻村第一书记丁智到蜂糖李基地查看李子长势

在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的同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还从党建、教育、村庄治理、乡村文化、为民服务等多方面齐发力,让多德村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多德村村居环境变宜居

在党建工作上,丁智不仅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1122”党建体系运用到村级党建工作中,还积极对接“娘家人”,从重机宇航材料工程(贵州)有限公司申请1.3万元党建经费,打造多德村党建活动室,实现党建文化上墙、党建资料规范、党建活动丰富;

在教育帮扶上,丁智多方筹资4.9万元,在多德村成立了“圆梦金秋·筑梦启航”助学金,2023年成功帮助9名脱贫户学生;

“圆梦金秋·筑梦启航”助学金捐赠、发放公示

在村庄治理上,丁智积极申请8000元帮扶经费购买生活用品,在村里举办了“宜居乡村·我爱我家”活动,评选出示范户,以“又评又奖,以奖促治”的方式,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陋习;

在乡村文化上,丁智带领村干部在2024年春节之际,开展“迎春传心意,送福到您家”活动,在全村各寨各组挂上“欢迎在外务工人员回家过年”的横幅,让多德村288名省外务工人员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同时运用自身书法特长,在村委免费为村民写春联、送福字,并举办猜灯谜活动,让每个村民都感受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新春氛围;

在为民服务上,丁智得知多德村朝子组没有路灯,60多户村民走夜路很不方便,便马上带队协调东西部协作资金5万元,帮助朝子组建设23盏太阳能路灯,有效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题。

丁智说:“‘用航空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是我到多德村开展驻村工作的目标。接下来,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发挥帮扶单位的优势,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邀请农技专家到村指导蜂糖李种管技术,大力培养村级致富带头人;在教育帮扶方面,将把‘圆梦金秋·筑梦启航’助学金继续做大,持续推动多德村教育发展;在为民办实事方面,今年已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申请经费6万元,为村里的上黄脚组和下黄脚组的40多户村民安装太阳能路灯,实现全村‘亮化工程’全覆盖。”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李芸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