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地名背后的人文人情

2024-05-11 22:54:42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我素来喜欢洒金、碧痕、蔗香……这类富于诗意的地域之名,这大约与我婉约的审美立场有关。


图片

兴义洒金街道栗坪社区一角

洒金,过去是兴义坪东的一个村寨。

碧痕,是晴隆县的一个重镇。

蔗香,是南北盘江合流之处,以下便是红水河了。

出于喜欢,我在我的虚构作品中,多次用了这些地名。

像贵阳有水磨河、雪涯路、紫林庵,成都有染靛街、桂花巷、白丝街一样,黔西南也有仙鹤坪、云湖山、洒雨镇、坡妹镇、冗渡镇、巧马镇、秧坝镇、雪浦村、花月村……这些都是阴柔一类,再有,走在兴义城里的稻子巷,仿佛处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在杨柳街上,仿佛听见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这些都是极富意境的地名。这些地名后面,常常联系着多愁善感,委婉曲折的民间故事。

图片
兴义云湖山 邢贵龙 摄

所谓婉约,就是小桥流水是小家碧玉是风花雪月是玉润珠圆是香水月季是摇曳生姿……

婉约的对面是阳刚。阳刚是大江东去是黄河壶口……

在东北,地域之名野了、生猛了,沟帮子,黑瞎子沟,马大牛皮岭,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闯关东那辈人粗犷的、豪放的日子!在黔西南有龙吟镇、则戎镇、楼下镇、挽澜镇……这些地名都特厚实,特质朴,它包含了丰富而久远的历史故事,潜藏了黔西南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各类纷争、格斗、胜负……包括面对自然灾害,面对外族入侵,有的真相难考了。知道陈年旧事的老年人,每想起前辈人曾经度过的粗犷、艰辛的日子,对这些地名会感动无比,有所怀念。如若展开这些地域之名的画轴,它必定就是黔西南历史长长的血脉……

图片

充满朝气的兴义市 张霆 摄

兴义市的地名,最早来源于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清嘉庆二年,清政府将南笼府更名为兴义府,意在彰显正义和善行。嘉庆三年,设立兴义县,隶属于兴义府,县城设在黄草坝。兴义这个地名的含义与兴起正义有关,体现了执政者希望各民族百姓安居乐业、世代忠诚的愿景。兴仁县老名叫新城县,宣统二年设新城自治公所,1914年改为新县,因新城、新县均与别省的县名重名,故改兴仁。普安始于春秋时期,“普”字源于“濮”(人)的谐音,“安”为安定。普安,即“濮越”人平安生息之地。汉元鼎六年,隶牂牁郡。

兴义、兴仁、普安,这三个地名,我估摸是执政者和老百姓的一种理念、一种诉求,就是要讲仁,讲义,普天太平。

图片

半山亭一角 刘朝富 摄

安龙古城历史悠久,历史上曾经也见兵刃。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永历帝在大西军余部孙可望的护卫下,从广西辗转来到贵州安龙所。安龙一度成为全国抗清的政治、军事中心。安龙土城居高踞险,堡内寨民为避兵祸,多搬入土城居住,使土城渐具规模。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墙、石砌街巷。石牌坊、小木楼、石板路。低矮的房屋颓残得没有颜色,街上有驮马行走,也有背了竹篓的老人,他们多穿厚重的大襟。如今,安龙城成了一座文化名城。石牌坊、小木楼、石板路依旧,十八学士墓,以及更早的、立有张之洞《半山亭记》石碑的招堤、荷塘,成为活的历史。而今,来到安龙,仿佛走进历史的特定现场。

黔西南有的地名,因地理的自然形态而著名。比如贞丰者相的双乳峰,实在宛若天开,不仅外型极像母亲双乳,更是在昭示我们,这是大地母亲养育人类的象征。人类要对天地自然心存感恩,敬意。

图片

晴隆“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

晴隆的二十四道拐,这是二战留下的奇迹。这条曲曲折折的公路,确保了中国重组的数万远征军顺利出征、与中国驻印军人胜利会师。这是二战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筑路人的艰辛,在这里刻入史册。1988年,晴隆县将“二十四道拐”公路定为文物遗址加以保护,并在入口处立了石碑。

我们大抵可以这样归纳,地域之名,往往可以窥测一个地方的文明。因为地域之名的由来,变迁,和政治、历史、文化、地理、宗教、民俗、心理、风情有关。它所包罗的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的,而且形成了一种难以磨灭的、历史的集体记忆。

图片

兴义街心花园 张德厚 摄

黔西南历史文化之荟萃,站在历史的维度上,让我们频频回望我们文明的来路。

一座城池,一方水土,绵延历史,几许忆及?山川草木,是百姓终生的襁褓;大街小巷,是百姓手心的一缕缕肌纹,偕百姓而长在。

现在,旧城改造,许多老街不在了,一些幸存的老街,地名也改得很时髦。这有历史发展的正当性,可有关历史的集体记忆却依然存在,远博的情趣也不曾消失。

穿越数百年时光流转,黔西南历史记忆弥足珍贵。(文/卢惠龙)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号


责任编辑:李芸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