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七把吉他,就有一把产自正安;全球每十只羽毛球,就有一只来自锦屏……今天,经历时光沉淀、经受市场淬炼,一批“贵州县域制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崭露头角,正实现从“草根”到“地标”的蝶变发展,书写出精彩多彩的“小城大业”新故事。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县域发展和县域治理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县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县域,潜力在县域。摊开全省经济地理版图,我省约有89%的面积、70%的人口、63%的经济总量都在县域。各个县(市)能不能找准产业发展战略基点,进而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成色。
将县域经济发展置于全省大局,从奔赴多个县市蹲点调研把脉开方,到召开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再到出台《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度谋划,释放出“做强县域主导产业”的强烈信号。
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和总量,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注定是一场汗水与荣光并秀的长跑。回望来时路,我们为贵州县域经济所取得的长足进步而欢欣鼓舞,更要坚定信心、铆足干劲,持之以恒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立足全局谋划一域。贵州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发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正当其时、恰逢其会。今天的贵州,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后期转型推进期,信息化处于动能释放期,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中期,农业现代化处于转型发展加速期,旅游产业化处于优势转化提升期,蓄积着澎湃的发展动能、释放着充分的政策红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县(市)必须把发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全局中来把握,贯穿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要求,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深度融入“四区一高地”建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加快形成一批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魅力旅游名县。
干好一域服务全局。补短板、锻长板、扬优势,各县(市)要扛牢发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的政治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对县域产业发展布局的引导作用,着眼长远制定路线图、任务书,确保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具体实践中,要着力用好矿产、能源、市场、人力、乡贤、龙头企业等资源和优势,加快发展壮大工业主导产业;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大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更加注重旅游项目运营管理,持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创新打造旅游热点,不断提升综合效益;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
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强县之要,重在产业。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干事创业中来,把干劲和本事用到推动县域经济量质齐升中去,探索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的“独家秘籍”,我们坚信,贵州县域经济必将气象更新,“小城大业”的新故事定当越发闪耀精彩。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