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粽”而兴——天龙镇打磨村寻味粽香背后的致富密码

2024-06-11 20:46:24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清明过后,直至端午,天龙镇打磨村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期。这个隐身在深山之中的屯堡村寨,以其质优价美的粽叶吸引着八方客商寻味而来。

打磨村的石头民居尽显屯堡特色

打磨村,一个传统的屯堡村寨。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让这里的千余亩土地适宜种植粽叶。

“我们这里的粽叶也叫粽粑箬竹,是禾本科箬竹属植物中的一种,叶子(箬叶)通常用来包粽子。老百姓们都叫‘粑粑叶’或者‘粽子叶’。”打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春介绍,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多地少、基本无田,没有特色产业支撑成为制约打磨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寻产业发展之策,当时的打磨村脱贫攻坚队便把目光聚集在这一片片小小粽叶之上。

“听老人们说,打磨村的粽叶种植历史已有上百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栽种,那个时候的粽叶主要还是村民们自己家包粽子时用,即使逢端午节气,也很少有村民拿去市场进行兜售。”谢春说观念的转变是从2019年开始的,村里通过“村社一体”“合作社+技术能手+农户”模式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鼓励群众扩大种植规模,把粽叶做成产业。

在打磨村,村民家房前屋后都种满了粽叶

“我家种了10来亩粽粑叶,销售价格随行就市,每年最少能有5、6万元的纯收入。这几年,随着村里多渠道的市场宣传,我们打磨粽叶已经名声在外了,今年我家还打算再流转几亩土地,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打磨村村民郭丽笑着说。

  为科学做好粽叶的管理,打磨村不仅时常邀请省、市科技特派员到村指导,还邀请省林科院竹产业专家为农户讲授粽叶丰产栽培等技术。“农户栽培技术丰富了,粽叶的产量和品质也会得到提升,粽叶卖得好,大家的发展积极性就会更强。”谢春说,村里鼓励农户适度扩大种植规模,每种一亩给予200元的补助。此外,村级合作社还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协议,统一收购农户种出的粽叶。

  2023年打磨村销售粽叶近100吨,产值达400余万元。今年的粽叶产值将突破5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

屯堡嬢嬢们都是摘粽叶、包粽子的行家里手

       为推动粽叶产业实现蓬勃发展,提升其附加值,2019年,打磨村建起了烘干车间。“一斤鲜叶批发价最多6元,而一斤干叶却能卖到20元。烘干后的粽叶更便于储存和运输。”在打磨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红的家门口,从清镇、贵阳、安顺等地前来收购粽叶的商贩络绎不绝,“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外,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今年村里开启了小红书、抖音等多平台全方位宣传模式。端午节前,我们就接到了大量的订购订单,迎来销售最旺季。”陶红说,把采摘粽叶全过程拍成视频,配上屯堡人家嘹亮的山歌,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或私信咨询打磨村具体的地理位置和购买方式。

       打磨村的粽叶经受住了市场的“打磨”,谢春的一句玩笑话道出打磨村粽叶种植发展的兴旺之势。

  “今年我们推出了更多的粽叶附加产品,比如,小巧的‘一口粽’、味美的肉粽、咸香的蛋黄粽等,制成礼盒,配上黄豆粉、酥麻等蘸料,让粽叶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赢得市场青睐。”谢春说,以粽叶产业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目前,打磨村正借助粽叶产业发展契机,以中国传统村落打磨村虾儿井组为核心打造特色乡村,进一步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打磨村赏自然风景、体验多彩民俗、住传统村落民居,享受乡野田园幸福生活。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桂传念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张家晨 二审:吴 丹 三审:罗 希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