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非遗龙场地戏:小山村里的百年遗韵

2024-06-11 23:58:44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翻身、跳跃、舞枪……近日,在紫云自治县猫营镇第一小学操场上,十余名学生手中或持折扇、或握武器,他们腾、挪、转、移,老师在一旁耐心纠正不标准的动作,为学生们教授地戏表演技巧。

  “为了更好地传承地戏,丰富校园社团活动,2022年春季学期,猫营镇第一小学通过开展地戏进校园活动,组建了地戏社团,每周四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邀请龙场地戏传承人李大学和胡成来教同学们唱诵剧本、练习地戏。”猫营镇第一小学校长李光勇告诉记者,通过对地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读书兴趣,让学生汲取历史人物的精神,转化成为自己的学习动力。目前,该校加入地戏社团的学生有10多名,都是3年级至6年级的学生。
  在猫营一小,有学生因为学习地戏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隋唐史、三国史。还有学生因为长期参加地戏表演,从最初的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变得自信开朗,主动挑选角色,唱戏表演。地戏社团的活动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支持。

  看着孩子们对地戏的喜爱,今年已经74岁的龙场地戏县级非遗传承人李大学高兴地说:“龙场地戏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谈起龙场地戏的由来,李大学打开了话匣子。

  安顺地戏是明朝初朱元璋“调北征南”时由军队带入安顺并发展起来。而后,一些戍边将士后裔,携带着剧本和脸谱来到紫云的猫营镇龙场村,并定居于此,他们白天劳作耕耘,晚上点灯唱诵剧本,农闲练习跳地戏。
  “龙场地戏作为安顺地戏的一种衍生,一代代传承至今,保留着明代古风韵味,原汁原味弋阳民调,剧本全是手抄本。”李大学介绍,龙场地戏主演的是《薛仁贵征东》和《薛丁山征西》的传奇故事。表演时,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其唱词字多音少,多为七字句和四字句,唱腔高亢奔放,众合有序。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

  说起自己学习地戏的历程,李大学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道:“16岁我就跟着前辈们学跳地戏。那时忙完农活后,就挤时间唱诵剧本,跟着前辈们练习动作,有时为了让一个动作不走样,我就跟着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练。每年春节和七月稻谷扬花时节我还会跟着到处去表演地戏,是为了祈愿新年迎春接福、辛苦劳作获得好收成。”2019年4月,龙场地戏成功申报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跟随李大学来到龙场村地戏陈列馆,只见墙上整齐地展示着一排排地戏面具,地戏表演者称其为“脸子”。“这些脸子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原本有200多只,传到现在只剩60多只了。”李大学的口气中带着遗憾。
  李大学表示,为传承和发展好龙场地戏,只要年轻人爱学,他们就认真教。同时,当地人也积极通过自发组织表演、传授村寨小孩等形式传承龙场地戏。

  今年25岁的胡成,是龙场地戏的“台柱子”,是龙场地戏队伍里最年轻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我的祖辈都跳龙场地戏, 从小又受爷爷胡明聪的熏陶,对地戏耳濡目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时就开始唱诵剧本、练习地戏至今。地戏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重要一部分。”
  胡成学习地戏皆因家学渊源,为了置办好的行头,胡成已自掏了三万余元。他坦言,在周围的年轻人中,喜欢看地戏、聊地戏的寥寥无几,愿意学地戏、演地戏的更是凤毛麟角。
  为了扛起传承的重任,胡成也成为猫营一小的地戏老师,他说:“来这教同学们学地戏,不计报酬,只为传承,通过地戏进校园,让学校成为地戏传承的土壤,培育新生代传承人,龙场地戏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胡典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梁惠焜 二审:吴丹 三审:罗希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