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普定县马官镇马官社区香葱种植基地,香葱在宽阔平坦的土地上成片铺展开来,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浮动在香葱地里,与绿油油的香葱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产业图景。
“这一片香葱基地有140多亩,涉及种植户3户,目前进入采收销售旺季。”马官社区支书、主任张大卫介绍,为壮大特色农业产业规模,马官社区去年因地制宜引进种植大户种植香葱200亩,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让百姓在乡村振兴路上“葱”满希望。
在葱农黄微星家的40多亩香葱地里,20多位工人正在给香葱去泥、打捆,然后陆续搬运到不远处的清洗池,交由两位洗葱工人将香葱根部少量的泥土洗掉。大家有说有笑,忙得不亦乐乎。
“有活干、有钱赚,能不开心吗?”马官社区村民刘英笑着说,她去年5月就开始在这个香葱种植基地干活,整地、栽葱、拔葱、分拣,什么活都干,一个月下来务工收入2000多元。
该社区村民洪永传和老伴在这个基地务工已有些时日,他负责拔葱,然后和老伴一起给葱去泥,最后再打捆、搬葱,“采葱是手上活,按斤算工资,我们手脚慢一些,但一天两个人的收入也有100多元。上了年纪,能在家门口挣到这个收入不错了。”洪永传说。
“香葱一年种三季,除了翻地、覆膜用到机器,都靠人工种植和采收,用工量大,工人都是周边村民,日工资在70至120元之间。”黄微星告诉记者,香葱平均亩产2800多斤,一年收三季,亩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我家40多亩地,每年销售收入60多万元,带动2000多人次就业,发放务工工资近20万元。”
据马官镇党委书记王兴华介绍,近年来,马官镇大力实施农业增效工程,有效发挥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等优势,已在马官社区、马堡社区、双玉村发展香葱种植产业500多亩,带动了大量群众实现就近就业、持续增收。
此外,该镇还通过“大户带动散户”模式,引导种植茄子1500余亩、黄瓜1000余亩、生姜1000亩,建设余官蔬菜集散中心项目,不断建好“菜园子”、拎稳“菜篮子”,形成时令蔬菜产销一体化农业生产模式,全面提升全镇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助推农户增产增收,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