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纵横交错的石板街道,来到西秀区轿子山镇郭家屯村,伴随翻飞细雨,透过一方石头拱门,随处可见沧桑斑驳的石墙、古朴雅致的吊脚楼、精美的门楼雕花、沿用至今的水缸水磨等生活用具……恍惚间,仿佛时光凝滞,厚重的大明余韵穿过几百年悠长岁月扑面而来。
郭家屯村水田如镜
作为拱卫边防的军屯,郭家屯村地势东高西低,依永峰山而建,永峰河穿村而过,左为唐帽山,右为桅杆山,良田沃野与别具一格的石板房坐落其中,自然风光隽永优美,古井、古桥分布在潺潺流水间,古树苍翠,古寺静立,古碑文记录着郭家屯村流淌的岁月……
1500年,大明王朝为巩固今安顺边防,设立巡检司一职,郭氏入黔第七代世祖郭文兴带领36名统领,26个姓氏共700余人来到此地,驻守今轿子山及普定县西区域,因迁入人口中以郭氏人员最多,此地便称作郭家屯,成为当时安顺北边的一个指挥所,同时也成为周边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繁衍至今。
穿村而过的永峰河
来到郭家屯的军士们一边屯军驻守,一边开垦劳作,黔中多山,大多数石头层次分明,薄厚齐全,他们便就地取材,以石代砖,以石代瓦,将石头的用途发挥到了极点。粗笨厚重又没有口面的盖头石可以用来打基础;细密独层石可用来做门脸、门盖、窗盖、过梁等;条子石用来立柱子、砌坎子;一尺厚的用来砌石墙,拼天井;一寸厚的可用作间隔;一寸以下又独层又宽的用来盖屋面;连碎石渣都用以填墙心,做到了“寸石有用”。
“屯堡民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个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郭家屯村村委会干部郭显政说,郭家屯村以迎熏寺为中心,分布着四条纵横交错的古街道,建筑布局兼具生活性和防御性功能,既保证每家每户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又维系各家各户间必要的联系,既具备江淮三合院的布局特点,也有因地制宜的全封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格局。
石头房子中幽深的巷道
除了建筑的大体布局之外,郭家屯村的细微之处也充满了石头元素。精美繁复的石雕广泛运用于门柱、大门、石窗,用作装饰,寓意喜庆吉祥;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留有石头雕刻的枪洞,可从屋内发射刀枪箭矢,用作防御;整块石头掏凿的石缸、沿用至今的石磨,用作传统农耕生活。而村中保存完好的吊脚楼则是由来此屯兵的工匠所造,充满木雕元素,仰头望去,雕花门头或简朴大方,或美轮美奂,至今仍有村民居住其中。
在长期的屯军生活中,屯堡人通过地戏来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并用以驱邪纳吉。《续修安顺府志》中这样介绍安顺地戏: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郭家屯村地戏队队长吴罡表示,地戏通常在寨中的空坝围场平地演出,演绎历代金戈铁马、忠义良将的故事,而他跳地戏已经有20多年时间,因从小耳濡目染,《三国演义》中每个角色的唱法他都烂熟于心。
郭家屯地戏队
在吴罡的带领下,郭家屯村常年活跃着一支30余人的地戏队伍,每逢春节、“六月六”等节日,便会自发组织演出,一唱就是十几天,锣鼓喧天,热闹非常,而且只唱《三国演义》的故事。如今,村中的地戏面具、地戏唱本及演出服都保存在迎熏寺,演出时要经过净手、过火盆、巡街等步骤,十分隆重。“郭家屯《三国演义》地戏最大的特点就是鼓点铿锵有力,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表演动作粗犷、武术韵味强,唱腔高亢有力,吐字清晰。”吴罡说。
作为一个汉、苗、回杂居的屯堡村寨,郭家屯村不仅有地戏这一艺术形式,也有口口相传的苗族芦笙舞和跳花灯等传统文化活动,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幸福。“跳花灯在郭家屯有几百年的历史,主要跳西路花灯,还有一只花灯队,在村里随便找个人出来,都能比划几个招式。”村中89岁的吴与德老人不无自豪地说。
坐落于村口的“送子桥”
依托于厚重的文化底蕴,2016年12月,郭家屯村被纳为中国传统村落,而古老的故事,也被后人不断追溯回忆,古老的村庄,不断被保护起来。早在几年前,既是村委会干部同时也是屯堡传承人的郭显政便开始四处走访、搜集史料,编撰郭家屯村村史及郭氏家谱,与此同时,郭家屯村逐年开展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留存屯堡古风古韵,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为郭家屯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保存完好的三合院传统民居
如今的郭家屯村,现存明清时期传统民居70余栋,吊脚楼近10座,不时能看到身着“二马裙”的屯堡人打石桥走过,地戏、花灯、芦笙舞在这座“石头城堡”轮番上演;另一侧,青山环抱,绿水绕村,水田如镜,风光宜人,西红柿、毛节瓜等蔬菜产业次第开花,一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村景。郭家屯村,正透过时间的缝隙,让人得以窥见屯堡古村落的“前世今生”,在古韵悠长中焕发新的活力。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 吴学思 郭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