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夏雨过后,关岭自治县沙营镇前进村的山林之间绿植挂露、空气清新,村里甘寨组的村民周正远起了个大早,领着同村十余名农户抢抓农时,上山种药。
“我从6月初开始组织人员种植,才十来天的时间,第一批订购的10万株滇黄精苗马上就要种完了。”看着株株药苗种满山坡,周正远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沙营村猕猴桃种植基地
周正远是前进村的致富带头人,在村里的山坡上建起了养殖场,饲养了数十头肉牛。今年,镇、村两级干部大力宣传县里中药材产业惠农政策,鼓励当地农户种植中药材,这让早就想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他下定了决心。
了解政策、调研市场、学习技术……周正远流转了养殖场周围的30亩坡地,以“中药材+坡地”的模式,按照相关要求着手种植滇黄精,三年投产后亩产能达到8000斤左右,按照目前每斤7元上下的市场价格,届时亩产值能达到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以前父辈是上山挖药材,现在我们是上山种药材,规模大、行情好、效益高,只要种得出就能卖得掉,根本不用愁销路。”周正远告诉记者,今年关岭自治县出台相关惠农政策,种植滇黄精每亩补助7660元,户均补助不超过两万元,并且在技术上给予很大支持,让他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农户正在种植滇黄精
在该镇沙营村猕猴桃种植基地,架上蔓藤缠绕,猕猴桃已经开始挂果;架下生机勃发,刚种下20多天的何首乌幼苗长势非常不错。
“在沙营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里套种何首乌,是我镇打造的首个‘中药材+水果基地’示范点,接下来我们还准备依托沙营村丰富的森林资源,再打造一个‘中药材+林地’的示范点。”该镇中药材产业专班工作人员李本强说。
近年来,沙营镇聚焦关岭自治县“三县一中心”发展目标,成立了镇中药材产业专班,由各村挂村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带领村干部对辖区农户开展中药材产业惠农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并以何首乌、黄精、天门冬为主要品种,通过政策宣传、示范带动、技术指导等方式,因地制宜探索出“中药材+N”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当地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农户搬运滇黄精苗
“农户种植中药材之后,由县、镇两级验收规格和存活率,符合标准的将按照所种中药材品种的补助金额,帮助农户申请全县到户产业奖补资金进行补助。同时,我镇还积极探索出多种中药材种植模式,有效利用辖区土地资源,不断壮大全镇中药材产业。”沙营镇副镇长侯昭江表示,目前,该镇已有50多户中药材种植户,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500余亩,全镇中药材面积达到1500余亩。下一步,将在“中药材+坡地”“中药材+林地”“中药材+水果基地”模式的基础上,依托关岭自治县盘江百万千瓦光伏项目部分区域在辖区的优势,积极与盘江新能源发电(关岭)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探索“中药材+光伏”的产业发展模式,持续扩大中药材产业面积,切实带动农户稳步增收。(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