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水两岸绿,木城河畔好风光。盛夏入断桥,除了山水辉映的自然美景之外,还有一路上田间劳作采收蔬菜的丰收景象。
当地农户在田间地头采收蔬菜
作为关岭自治县乃至全市的早熟蔬菜大镇,断桥镇早熟蔬菜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该镇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辖区坝陵村、断桥村、木城村、坡舟村、八一村、大理村、德新村七个产区一季便能种植上万亩面积、数十种品类的蔬菜,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海拔优势,当地一年可产两至三季,并早于周边县区蔬菜上市,规模大、价格好、市场俏,产业发展势头正劲,农户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颇高。
“今年我种了两亩蔬菜,小瓜、豇豆已经卖完了,现在正在采摘茄子。”在断桥村,种植户何昌伦清晨6点便与妻子下地采摘圆茄,不到3个小时便采摘了300多斤,他将一筐筐茄子摆在路旁,等待菜商的货车前来拖货。
断桥村农户何昌伦家刚采摘的茄子
何昌伦现年70岁,家中三代人都种植早熟蔬菜。他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平均两三天就能接到一个订单,销路完全不用愁,这季蔬菜还有十多天采收结束,之后要着手准备种植下一季的蔬菜。
在大理村,百亩西红柿同样迎来丰收季,走进田间地头,一排排整齐的木架分立田间,郁郁葱葱的藤蔓上缀满了圆润饱满的西红柿,放眼一望,果红叶绿,甚是喜人。
为了抢抓农时,供应市场,每天都有60余名农户来到田间地头采摘成熟的西红柿,随后运往厂棚进行分拣、打包,日采摘量达到15吨。
“每年村民都会自发种植数百亩的早熟蔬菜,所种的蔬菜种类也非常丰富,一到丰收的时候,村里每天都要来不少收购蔬菜的货车。”大理村党支部书记李树刚说,在农户自种的基础上,该村今年以培育优质单品蔬菜为目标,引进种植大户打造了百亩西红柿种植基地,依托对方稳定的销售渠道,所产出的西红柿可直销到广州市场。
每逢断桥镇早熟蔬菜上市时,八一村蔬菜市场从早到晚人声鼎沸,各地菜商纷纷慕名前来收购蔬菜,当地菜农也会将新鲜蔬菜运至市场进行销售,每天都有四五十辆货车和上百辆农用三轮车往返市场,运走一车车优质的早熟蔬菜。
“今天苦瓜最多出1.6元一斤。”
“你全部买完的话,就按这个价格。”
在八一村蔬菜市场里,断桥镇木城村的种植户罗恒与紫云自治县火花镇的菜商赵顺友谈定了价格后,便把刚从地里采摘的苦瓜和西红柿搬上货车,销售一空。
木城村村民罗恒把刚从地里采摘的蔬菜搬上货车
“苦瓜刚上市时价格好,每斤能卖4.8元,现在接近尾声了,每斤1.6元的价格也算合适。”罗恒笑着说,今年他种植西红柿和苦瓜各两亩,市场价格不错,收入也很可观。
另一侧,八一村农户马正刚驾驶着载满茄子的农用三轮车来到市场,找到合作多年的老主顾杨志平,双方谈好价格,上秤称重,搬运装车,支付货款,交易相当干脆利落。
“断桥镇的蔬菜不仅品质好,品相好,还卖得快,也卖得起价格。”杨志平来自安顺市区,从2000年开始做蔬菜批发生意,年年都要到断桥镇收购蔬菜。
当地农户将新鲜的苦瓜运至断桥镇八一村蔬菜市场销售
马正刚种植蔬菜也有20多年,今年他把家里的两亩地全部用来种植茄子,收到杨志平的订单后,凌晨4点多便下地开始采摘,4个小时采摘了650多斤茄子,收入1030元。
步入乡村振兴新征程以来,断桥镇始终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同时,依托辖区有两个蔬菜育苗基地的优势,在规模、技术、管理、品牌上下足功夫,持续把早熟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断桥镇副镇长王帮华表示:“早熟蔬菜作为断桥镇主导产业之一,具备发展时间长、面积规模大、品牌效益高、群众积极性强等特点。接下来,我们将把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蔬菜品种的把控、种管技术的培训和产品品牌的打造,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断桥早熟蔬菜这块‘产业招牌’叫得更响、擦得更亮。”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