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动力强劲,发展图景鼓舞人心。
安顺日报社组织编辑记者深入一线、调研采访,推出“安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充分展现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成效经验,生动呈现百姓身边可知可感的新变化、新收获。本期推出“安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心学”。
6月17日星期一,伴随着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平坝区夏云镇中心小学的学生食堂又迎来一周的美味时刻。
夏云镇中心小学学生有序进餐
“学校每天中午的饭菜都不一样,今天我最喜欢的菜是三椒肉沫和鸡蛋汤。”平坝区夏云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郭梦琪说。
“孩子在学校吃得好,大大减轻了部分家长在工作间隙还要赶回家为孩子做午饭的负担。”平坝区夏云中心小学教师胡丽说道。
……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安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我市督导学生营养餐工作,指出要牢牢守护好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切实提升学生餐供餐质量和管理水平,全力以赴把事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各项工作办好办实。
排队领餐
2012年,安顺市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以“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特色”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通过12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有效解决了我市农村学生在校就餐问题,保障了少年儿童在校基本生活需要,从“吃得饱”向“吃得营养、科学、均衡”转变,全市农村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
受益学校500余所、学生30余万人
安顺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余国介绍,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12年来,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学生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学校每周制定科学营养食谱
如何科学指导提高学生供餐质量?余国说,多年来,教育、卫健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合作,结合本地饮食习惯和学生生长健康需要,指导各个学校合理制定每周食谱,做到每餐至少“三菜一汤”,合理搭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多种新鲜蔬菜,每天食材种类达到12种以上,保证供餐质量。同时,各学校全面推行实施“5+X”供餐模式,在中央财政提供的每天每生5元膳食补助经费为主的基础上,家庭适当交纳少量费用,通过家校合力,提升供餐标准。
走进安顺市实验学校经开区分校食堂,厨师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忙碌了一早上后,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被盛放在干净的餐盆里,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陆续来到食堂,有序排队就餐。
2024年6月,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关于批准221所营养与健康学校(幼儿园)的决定》,安顺市实验学校经开区分校荣获国家级“营养与健康学校”称号。
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备菜
“全校在校学生1800余人,针对学生情况及营养状况,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高质量执行‘5+X’营养餐供餐模式,全面实施带量食谱,强化营养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安顺市实验学校经开区分校食品安全专员唐榜琼向记者介绍道。
镇宁四小学生正在进餐
余国告诉记者,学校的营养午餐从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提升到现在的5元,2017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已实现全覆盖,政府每年投入营养膳食补助资金超过2.5亿元,惠及农村中小学生30余万人,2023年、2024年投入资金均超过3亿元。
“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师生吃得放心
“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校园食品安全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如何保证学生在吃得饱的基础上,能够吃得安全、放心?
“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对学校食堂实行24小时监管
6月19日一大早,西秀区启新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伍丽蓉就将学校食堂整个后厨检查了一遍,包括当天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后厨所有的准备工作。检查后,伍丽蓉将检查结果登记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记录本上,做好“日管控”。
记者在启新学校食堂进口处看到,各类规章制度严格张贴上墙,监控“紧盯”每个操作环节,显示大屏实时显示员工制作餐食的每个细节……
“目前,全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已全部实现自办自管,且每个学校在厨房内部和就餐区域安装摄像头,让食堂工勤人员的每一步操作都在监控范围内。”余国表示,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对各个学校食堂实行24小时监管,让营养餐的食材从入库、出库以及制作烹饪上都全程透明,有迹可循。
“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让学生餐的食材从入库、出库以及制作烹饪上都全程透明。
记者还了解到,为保障食品安全,从食材采购、配送、验收、制作、就餐、留样等环节,各学校都建立了完整体系。全市提供营养午餐的学校严格实行食品原材料“四统”,即“统招、统购、统配、统送”的集中采购制度,县(区)级政府对食材配送企业的食材安全和质量进行监管,学校明确专人对食材进行验收入库,学校食堂建立食品加工、留样、贮存、“明厨亮灶”等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每一个环节规范运行、安全有序。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师生的身体健康,是供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市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均配有两名食品安全总监和一名以上食品安全员,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中的“双总监”,在日常管理中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多举措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我市提供营养午餐的学校严格营养餐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全过程全透明地向全社会和家长展示学校食堂健康卫生绿色廉洁的管理理念。
“食堂工作人员每天会对食品进行留样,追溯各种食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保障学生们的食品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在紫云自治县第二中学,为确保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学校成立了膳食委员会,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测算饭菜价格,定期公开食堂账目,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让同学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各校积极开展教师陪餐、家长轮流陪餐制度,监督过程全方位。陪餐家长对食堂卫生、饭菜质量、规范操作等主要环节进行监督,针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第一时间整改到位,真正做到让学生放心,让家长安心。
紫云自治县第二中学膳食中心负责人吴崇俊说:“为了让午餐更透明更放心,我们一方面坚持师生同灶同餐,学生吃什么老师就吃什么;一方面坚持校领导陪餐和家长陪餐同步进行,每次陪餐后进行交流反馈,让家长们带着热心来,带着放心走。”
“‘学生餐’经费多久拨付一次?”“学校食堂订的菜品、肉是不是可以溯源?”余国介绍,每年的春、秋季学期,教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财政局等单位深入全市各中小学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营养膳食补助资金专项督查,将监督关口前移,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为学生“营养餐”保驾护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民生热点,同时也是监督重点。紧盯资金申请、审批、拨付、管理、使用和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关键环节,从2024年起,安顺市各县区结合本地财政运行及库款管理实际,在同级国家金库探索设立了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子账户,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采取单独调度、封闭管理,县级教育、财政部门通过沟通协调,建立了“按月拨付、次月清算”的专项资金申报、拨付工作机制,按照“三包”优先的原则,及时将具备支付条件的用款申请足额拨付最终收款人。
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均衡转变
小小一餐饭,惠及大民生。学生的营养状况,事关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的未来。余国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卫健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专职校医配备,强化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进一步落实学生体检制度,用好监测体检结果和数据,针对性开展营养干预,促进学生供餐更加科学、营养、均衡。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桂传念/文 刘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