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基层党建 做“大”农业产业
马官社区曾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2023年底打出漂亮“翻身仗”,荣获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一等奖,社区党总支一跃成为四星级党组织。
除了帮扶单位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帮助,马官社区党总支奋楫争先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对促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党总支与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成飞141厂分别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抓实“三会一课”,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组织关爱、交心谈心、支持党员创业等,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余官村蔬菜种植坝区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文化活动,航空科普教育、困难家庭优秀学子结对帮扶、技能培训等。”马官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大卫说,社区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了,乡村产业也实现了“多面开花”,社区包装箱厂村集体分红稳定增加,扶贫资产有效盘活,食用菌、香葱、韭黄、生姜、金刺梨、蔬菜、花卉等农业产业蓬勃发展,释放更强就业带动力,加上各类项目补助和利益联结分红,群众收入显著提升。
抓实党建工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马官社区是马官镇的一个缩影。
“牛超市”贵州盛雅农养殖有限公司养牛场
通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该镇农业产业稳步提质增效。今年到目前,全镇完成粮食种植2.56万余亩,发展蔬菜产业累计4000余亩,装满了“米袋子”,也装足了“菜篮子”。同时,引企利用440个大棚种植食用菌200余万棒,种植金刺梨千余亩,肉牛、种兔养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用好文化资源 做“实”文化产业
“村村有地戏,寨寨有花灯”,已成为人们对马官镇的文化印象,充分彰显了当地浓厚文化氛围和深厚文化底蕴。
据该镇党委书记王兴华介绍,马官镇是全国“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拥有丰厚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资源,如下坝屯传统村落文化,文昌阁、玉真山寺等古建筑文化,花灯、地戏、山歌等屯堡文化,草塘布依族文化,号营山庄孝文化……
“马官镇不仅是安顺西面的一个屯堡文化重镇,各类文化资源更是百花齐放。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我镇优势明显。”王兴华说,马官镇有着600多年的屯堡文化历史积淀,更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贵州省“屯堡文化奇葩”的美誉,也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全省文明乡镇。
作为贵州西路花灯的发祥地,该镇1994年便被省文化厅评为“花灯艺术之乡”,2007年马官花灯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花灯戏的文化保护传承,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也离不开民间艺术家的努力付出。
花灯戏表演(普定摄影家协会提供)
花灯戏传承人、“文化骑兵”蒋文武,工作之余挖掘整理、探索学习花灯艺术,发起成立马官镇马堡农民艺术团,创作、表演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在乡村和学校里开办免费培训班,培养了300多名花灯艺术新人。
蒋文武还牵头成立马官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带领“农民股东”走上“支部+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开展“文化联村、花灯联情、党建联心”三联行动,以“文军扶贫”模式帮助镇区11个村寨组建花灯队,成立农民文化专业合作社……以创新的演艺形式拓展文化市场、延伸花灯文化产业链,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其公司连续两年获文化部“乡间文化大课堂”文化志愿者服务项目表彰。
“我一直想,就是要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得到活态传承、生产性传承。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在民间。”蒋文武如是道。
与花灯文化一样,马官镇的地戏文化也十分浓厚。每年正月间,各村地戏队轮番演出“闹新春”,历届屯堡花灯地戏大赛,地戏更是八方游客要看的重头戏。其中,下坝屯高台地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引人瞩目。近些年来,该镇地戏团队不仅进乡村、学校,登上了文艺大舞台,还培养出少年地戏队,文化传承相当出彩。
高台地戏演出
“我镇用足用好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抓好文化阵地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王兴华表示,将以推进民俗民间文化外拓为方向,以打造花灯和地戏两个文化品牌为目标,在“文化引领经济发展”思路带动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就马官“花灯之乡迎宾客,文化兴镇奏凯歌”的繁荣景象。
整合旅游资源 做“靓”旅游产业
马官镇是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辖区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文旅资源丰富。这为当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创造了先天条件。
该镇镇长秦妍说,马官镇辖区的马官社区是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建筑文昌阁属国家AA级旅游景区。天兴村不仅是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辖区下坝屯还是中国传统村落。全镇还有文保单位玉真山寺、百年古刹天龙山寺、神奇秀丽凤霞山等山川名胜,多姿多彩的屯堡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
文昌阁旅游景区
如今,进入以“旅游旺村,产业兴村”为发展定位的天兴村,登天龙山游古刹、感受天高云淡,进号营山庄主题公园接受“孝”文化熏陶,游下坝屯传统村落寻古觅今,看“非遗”地戏、花灯表演,再到农业坝区体验农耕文化、采摘新鲜时蔬,于附近农家乐享受屯堡美食,成了游客到此乡村游的“必修课”。
马官社区“旅游大餐”同样丰盛。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杨耀介绍,社区有普定文化地标文昌阁,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马官展览馆,乡村旅游村寨马官村,林木葱翠的凤霞山,“马官世外桃源”草塘村,四星级乡村旅游单位怡馨佳苑生态农庄等。“游马官社区,可以感受人文古韵,了解马官镇历史、文化、艺术,体验屯堡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采摘金刺梨,品尝农家特色菜肴。”杨耀说。
“通过挖掘整合资源,我镇坚持以‘文旅融合,农旅互促’为发展定位,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做‘靓’旅游产业。”王兴华表示,马官镇结合多元文化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三山一阁一庄一塘”(即玉真山、凤霞山、天龙山、文昌阁、号营山庄和布依风情村草塘),让游客在“人文马官”的诗意山水间来一场文化之旅。
马官镇不断谱写“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发展新篇章,在转型、壮大农业产业过程中拓展农业功能,着力打造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等一体化“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同时助推了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带动群众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增收。
“近年来,社区旅游经济收入占比逐年提高,旅游从业人数持续增加,人均年收入达1.6万余元。”张大卫说,马官社区所属普定扶兴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推进马官镇传统文化传播工程建设项目,将用好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演艺、工艺制作产业,推出花灯、地戏、雕刻、特色饮食等文创产品,满足游客消费需要,带动群众创收。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