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刚过,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多德村千亩蜂糖李基地迎来了今年的采收季,株株枝繁叶茂的李子树在昔日的石山上扎根生长,宛如把把“绿色大伞”,颗颗个大饱满的蜂糖李喜挂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颗颗个大饱满的蜂糖李喜挂枝头
“个头大,甜度高,我们村里的蜂糖李品质好得很。”近段时间,只要不下大雨,多德村的果农冷攀定必然会起个大早进山加紧采摘李子,然后运到村合作社进行称重、装盒,这一盒盒精品蜂糖李将通过快递物流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驻多德村第一书记丁智的统筹和帮助下,该村蜂糖李产业采取“帮扶单位+村级合作社+果农”的发展模式,以联农、带农、助农为目标,在产业管理、品牌打造、市场销售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均迎来新的突破。
“多德村共有2000亩蜂糖李,其中进入产果期的有千余亩,所产的李子品相好、口感好,是一个能够兴农富农的好产业,所以来到村里开展驻村工作后,我便将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牢抓实。”丁智说道。
丁智到基地查看蜂糖李的品质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为此,多德村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消费帮扶为契机,由村合作社以高于市场批发价1-2元的价格向果农收购蜂糖李,同时着力打造“多德有李,礼行天下”的多德村蜂糖李品牌,精心挑选直径超过4.5厘米的蜂糖李,以精品礼盒的形式进行销售,李子上市才一周,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就订购了20余万元的蜂糖李,并且口碑和反馈都极好,推荐率和复购率很高,每天都能新增10多个订单。
当地果农正在采摘成熟的蜂糖李
果农刚采摘好的优质蜂糖李
“村合作社收购蜂糖李,让我们果农省心、省事、省钱又省力。”冷攀定告诉记者,多德村与镇宁自治县六马镇一河之隔,以前要乘船到六马镇上的市场销售蜂糖李,一个来回不但要花上大半天功夫,交通、餐饮还需要上百元支出,如今不出村就能卖李子,大大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当地果农将采摘好的蜂糖李运到村合作社进行称重、装盒
长久以来,石漠化都是限制多德村发展的“顽疾”,该村5000亩左右的耕地,其中好田好地仅百余亩,其余皆是石漠化严重的坡耕地。如今发展蜂糖李产业,既能富口袋,又能绿生态,当地村民发展产业的决心日益高涨,去年便主动筹资10万元打通了村里的蜂糖李基地产业路,今年又自发新种植300余亩蜂糖李,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丰收。
当地果农将一个个精挑细选的蜂糖李装入盒中
已经包装好的精品蜂糖李礼盒
“今年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预计可销售蜂糖李5000件,切实帮助果农实现稳步增收,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多德蜂糖李打响品牌。”丁智表示,接下来该村将在产业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积极邀请农技专家到村指导蜂糖李种管技术,同时大力培养村级致富带头人,把多德蜂糖李的产业品牌打造得更加响亮,真正让石山变青山,青山成“金山”。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