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调研采访报道之三 一架农业无人机背后的新质生产力

2024-07-05 15:51:03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近日,一架农业无人机在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不断起飞,缓缓飞在该村泸香优219优质水稻坝区上空,为分裂期禾苗喷洒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护航”水稻健康生长,保障水稻丰产增收。

农业无人机为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飞防”水稻病虫害

嗡嗡声引来群众观摩,了解无人机可载重量、喷施种类、使用效果等情况。无人机对大家来说不算稀奇,但其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作业效率却让大家纷纷惊叹。

“今天凑近看清了无人机的‘真容’,明白了它的工作原理。用它打药确实快,还不累人。”大黑村村民任启庆家种了20多亩水稻,他感慨道:“种水稻那么多年,只晓得背起喷雾器下田打药,没想到还有这么方便快捷的高科技。”

此次水稻病虫害“飞防”受益户任福政的“收获”也不小。“这种农业无人机一次装40斤药,百亩田个把小时就能喷洒完,还能撒肥料,省时省力,效率确实高。看来,搞农业还真得用好科技手段!”任福政盘算道,他家8亩田就算不在一起,10多分钟也能飞完,但一个人背喷雾器去打药估计要忙一整天。

“这种型号的大疆农业无人机,一次载重20公斤,飞5分钟喷洒完,每小时作业面积200亩。”此次“飞防”服务企业贵州硕得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正纯介绍,农业无人机只要更换喷头装置,不仅能打药,还能撒肥料、种子等,且一名“飞手”一天平均作业面积可达2000亩。

“飞手”王正纯在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飞防”水稻

近年来,安顺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给其公司带来了机遇。王正纯说,“公司目前有各型号农业无人机4台,主要为水稻、茶叶、蔬菜、果树、油菜等农业生产提供病虫害防治、施肥等专业化服务,每年可服务20万亩农作物,今年1月以来,服务面积已超2万亩。”

农业无人机“上岗”,让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飞”出了生产“加速度”。

一架农业无人机在旧州邢江村水稻坝区“飞防“

6月28日上午,西秀区旧州镇邢江河畔,绿意盎然的万亩水稻坝区,旧州镇大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飞手”吴凯依照前期采集数据、建模设置好的作业参数,操控着农业无人机,正为自有近百亩水稻喷洒农药,预防稻瘟。

“飞手”吴凯操控农业无人机起飞

“只要不下雨,无人机基本上都在外面飞。”吴凯介绍,5年前,合作社的农作物要请人来施肥、打药,2022年他和妻子同时考到植保无人机操作证后,不仅实现了自主服务,还提供无人机对外服务。

“用农业无人机替代人工劳作,关键就在于它作业效率高。”吴凯以施肥打比方,一个人一次能提30斤肥料下田,一天能撒500斤肥料;但无人机一次载重45斤肥料,往返快,还比人撒得均匀,一台无人机一天能撒4000斤肥料,这大大节约了人工和时间成本。

西秀区旧州镇大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向农业无人机药箱注入水剂农药

据该合作社负责人吴承明介绍,这几年,合作社每年使用无人机提供社会化服务面积近3万亩,今年仅季度、年度服务订单就有7000多亩。除了安顺本地,无人机服务范围已拓展到黔南、黔西南、毕节等地。

“我们有3台农业无人机,在飞的这台大疆T60载重量最大,一次可载重45升,每小时作业面积400多亩。另外两台,今天在平坝区白云镇给别人‘飞防’。”吴承明介绍,无人机能施肥、打药、撒种,也能进行空中运输,今年他就利用无人机吊运秧苗到水田中,减轻了人工搬运负担,降低了秧苗损坏程度,提高了机械化插秧速度。

农户利用农业无人机飞天吊运秧苗

作为“新农人”, 今年吴承明与人合作连片化发展水稻700多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多亩、青贮玉米400多亩。使用农业无人机,不仅加快了其合作社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也让他“飞”出了致富路,单是稻谷年产就有80万斤,10多元一亩的无人机服务收入也不算少。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无人机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正逐渐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生产力”,同时,超出喷洒施药功能范畴,更具广泛意义的“农业无人机”逐步替代“植保无人机”,新增了撒肥、撒种等多种作用,满足了农户多样化需求,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据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高青宇介绍,安顺在农业领域使用无人机起始于2014年,2019年使用率显著提高,近两年来随着农业产业规模化、全程机械化发展需要和政府鼓励、政策支持,农业无人机因更加精准、高效、便捷而得到广泛应用。

西秀区旧州镇大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飞防”现场

“以前,无人机基本上只用在农林植保领域,一次载重几斤水剂药,‘飞防’效果也差。现在,不但实现多场景应用,载重量和飞行时长大大增加,喷、撒效果也大为提升,而且每亩只需10至20元的服务费用,所以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也都愿意使用。”高青宇说。

“如今,农业无人机越来越多地投用在农业生产中,成了农业提质增效的‘利器’,也让农民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高青宇说,目前,全市有农业无人机81台,使用主体为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和相关单位,每年可实现作业面积超过70万亩,让安顺农业高质量发展有了科技支撑,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张家晨 二审 吴丹 三审 罗希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