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弄染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红色引擎”促发展

2024-07-12 09:55:21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沿着镇坝公路一路向南,来到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弄染村,放眼望去,青山巍峨,产业遍地,设施完备,古迹藏幽,一幕幕红色墙画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苍茫岁月。

弄染村,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村落,“弄染”在布依语里意为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是少数民族革命烈士陆瑞光故居所在地,“弄染结盟”的红色故事在这里代代流传。

如今的弄染村,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进“红色旅游+”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让乡村变得更美丽。

                                                                    

                                                                   追溯红色记忆 打造红色基地

走进弄染村,沿着山路拾级而上,来到半山腰,穿过一道石头拱门,便来到了村民广场,周围民居高低错落,苍翠的古树巍然屹立,一间沧桑斑驳的土屋映入眼帘。走进细看,一幅“弄染结盟名垂青史,彭陆协定功著千秋”的对联,引出了一段慷慨激昂的红色故事。

1935年4月,中央红军第三军团长征途经弄染寨时,军团首长彭德怀、杨尚昆与布依族自然首领陆瑞光签订了“反蒋协定”,红军得以顺利通过少数民族聚居的六马地区,史称“弄染结盟”。

“红军战士在弄染期间,帮助群众修缮水井、挑水、劈柴、打扫院落,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红军井’‘结盟树’‘红军路’等红色遗迹,为弄染的一山一水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弄染村党支部书记王荣珍告诉记者。

2021年,弄染村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2022年6月至9月,弄染村依托红色资源全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基地,修建展陈馆、寨门、凉亭、服务中心、长廊、停车场、篮球场、红军超市、红军食堂;实施安置点农房改造和红色墙画工程;修复山洞指挥所旧址、陆瑞光故居;保护古树、古井、古寨墙等红色遗迹……

伴随着熹微晨光,弄染村的寨门前、凉亭后、小巷间、古树下,随处可见红色遗迹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光芒。来自各地的一批批党员干部先后来到弄染,参观展陈馆、陆瑞光旧居,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记忆。

“‘弄染结盟’是红军长征期间与少数民族首领实现统一民族战线的重大事件,具有深远意义,今天近距离参观下来,更能感受那段红色的光辉岁月,催人奋进前行。”7月3日,来自镇宁本寨镇张家坝村的党员干部张福玉参观完弄染村说道。

“从6月22日到7月初,共有十多个团队近千人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王荣珍介绍,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完成后,红色教育成为村里最亮丽的风景,弄染村已成为了全省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的新基地。



                                                                  破除思想桎梏 凝聚发展共识

曾经的弄染村因位置偏远,交通落后,条件艰苦,产业传统,致富无门,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只剩下老年人留守妇女守着“空心”村。

当时,村支书王荣珍为了带动当地妇女就业,想拆除闲置民房,将其改造为加工车间,用于生产纺织用品,增加群众收入,不料却遭到了强烈反对。

“许多人本着落叶归根的思想,就算在外买房也坚决不同意拆除老家的旧房子。”王荣珍说。

重重阻力之下,村里的老支书、老党员带头出面做工作,向村民讲解危房不拆的隐患和发展产业带来的好处,并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用一个个发展的实例和红军故事慢慢打开了老百姓的思想桎梏。

弄染村在实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时,想将山顶处韦朝华老人的老房子改造为展陈馆。老人从小就听过红军经过弄染的故事,是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得知村里正全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二话不说,愿意无偿将自己的房子让出来,“只要对村里的建设发展有用,一分钱都不要。”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群众的思想从“旁观”到“主动参与”转变。于是,老房子拆除了,加工车间建起来了,展陈馆迎来送往,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红色美丽村庄各个项目顺利落地。

破除藩篱,方见洞天。“现在,乡村美了,荒坡绿了,人气旺了,村民回来了。”村里的老人忍不住感叹。



做强“甜蜜产业” 开发多元产业

六七月份的弄染村,连绵成片的蜂糖李郁郁葱葱,点绿了曾经的荒坡,饱满圆润的蜂糖李挂在枝头,发出醉人果香。

老党员罗汉穿梭在自家的100亩蜂糖李间,与工人一同分拣、打包蜂糖李,准备销往省外市场,“这两天到了下果最后的高峰期,村里的卡车一辆接一辆,忙得不可开交。”

同样忙得热火朝天的,还有村里的预备党员黄诗述,早在蜂糖李下果前期,她便忙着四处求资源、找销路,通过电商平台向全国各地销售蜂糖李。“现在一天就可以卖出7000件蜂糖李,村民们卖完了自己的李子,还可以前来务工,每天最少有四五十个村民齐心协力进行采摘、销售。”黄诗述说道。

近年来,弄染村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为契机,强化党建引领,由村级合作社带头发展产业,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蜂糖李产业。“目前,蜂糖李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挂果面积1800余亩,每年带动全村增收700余万元。”王荣珍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弄染村还种植有瓜蒌316亩,每年带动群众增收173万元。

除发展经果林种植外,弄染村还通过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引进旅游公司,带动旅游业发展,并将农业产业与红色旅游、研学体验、特色民宿相结合,走“农旅结合,产业兴旺”新路径。

在红色文化的感染下,不少游客来到弄染参观学习、研学体验、进行社会实践后,还会选择入住特色民宿,体会80多年前的波澜壮阔。“如今,在广场旁建起了3栋民宿,共有60多个床位可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王荣珍说。

一段红色故事传承至今,一个红色美丽村庄呈现眼前。如今的弄染村,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张家晨 二审 毛丽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