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一片茶叶,激活一条产业链,致富一方百姓。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把坝羊镇、板当镇规划为茶叶种植核心区域,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茶产业。并从种植管护、发展模式、加工延链上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新赛道,实现绿叶变“金叶”的嬗变,致富一方百姓。
主体培育扩规模
站在坝羊镇新山村板桐组茶园景观台上,放眼望去,四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和风拂过,一阵阵茶香扑面而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我们村板桐组茶园,是2022年开垦种植的新茶园,面积1000多亩,今年采摘加工的第一批春茶品质较好。”新山村村支书吴锋说,目前,村合作社的茶园面积约4000余亩。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强化主体培育,扩大产业规模,先后引进多家茶叶有限公司,培育壮大本地茶叶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7家村级合作社共同发展茶园。目前培育茶叶企业16家,合作社1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个,省级示范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合作社8家。全县茶叶企业、合作社经营的茶园面积约4.7万亩。
“2021年以来,我县在茶产业上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000万元,以生态茶叶园区建设为平台,规划以坝羊镇、板当镇为茶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带动周边乡镇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在板当镇小寨关村新植茶园3000亩。”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现代化发展专班负责人冯祖伦说,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58万亩。主要分布在坝羊镇新山、大坡、新羊、四联、平塘、茶英、大坡等7个村和板当镇硐口、炳贡、小寨关等3个村,另外猫营、白石岩、猴场有零星种植。
科技赋能提品质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各茶企、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健康茶”“安全茶”“放心茶”的管护标准,茶园一律不使用农药,不使用除草剂,严格按照有机茶施肥标准施肥,以提升紫云春茶品质。
作为贵州茶科所试验基地的坝羊镇土红坡茶园,不仅加强了茶园路网改造,还在茶园内安装了生产用水、清洁用水管网。生产用水管网确保浇灌茶苗的水无污染;清洁用水管网是方便茶园工人清洁洗手,确保采摘的茶青干净卫生,此举正在紫云各茶园推广。
“为提高茶叶品质,让每一片茶叶都绿色健康,在病虫害绿色防控上,我们把自己熬制的石硫合剂作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原料。”坝羊镇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萍说,土红坡茶园是贵州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传化示范基地,每个月都有专家组来实地研究,并在茶园建有昆虫病原线虫防控茶园蓟马技术示范区,以及科学用药技术示范区、微小花蝽储蓄植物生态防控技术示范区、明小花蝽人工释放技术示范区等。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茶产业依托科技支撑,强化品牌创建,发展优势明显,产生了较好的品牌效应。2023年获批“紫云春茶”国家地理标志证书,贵州绿茶用标企业3家,绿色产品认证企业2家,有机产品认证企业3家,茶产品远销国内市场,为紫云茶叶走有机生态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冯祖伦如是说。
加工延链增效益
时下正值夏秋茶采摘季,记者在新山村茶园看到,不少村民正用单人采茶机采摘夏秋茶。“用这个机器一天可采摘700斤,0.3元1斤,一天赚210元。”新山村村民李小慧说,用单人采茶机采茶虽然辛苦,但也有相应的报酬。
“我们采摘的夏秋茶分两个类别,一类是加工红茶的茶青是人工采摘,以每斤1元计酬,动作熟练的村民一天可采摘200多斤;另一类是卖给紫云猫营工业园的一家企业加工茶酒的茶青,是单人采茶机和双人采茶机采摘,以每斤0.3元计酬。”新山村副支书陆勇说,加工茶酒的茶青采摘回来后做成干茶,以6元1斤销售给茶酒企业。
“2021年,我县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100万元,在坝羊镇大坡村建成茶叶加工厂,采购大宗茶生产设备120台,名优茶设备41台,切实突破了我县未加工夏秋茶的历史,可持续消化4万亩夏秋大宗茶的加工。”冯祖伦说,2022年,紫云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0万元,采购茶园采摘管理设备285台(单人采茶机150台,双采茶机20台,双人修剪机10台,单人修剪机100台,割灌机5台),设备的增加,极大地提升了全县夏秋茶茶青的下树率,推动了夏秋茶生产。
截至目前,今年全县茶叶产量约1790吨,产值约4.26亿元。预计今年夏秋茶产量2000余吨,产值1.2亿余元。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