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普定县猴场乡:守护苗族“阿江”文化传承之根

2024-09-18 23:52:32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苗族“阿江”是苗族最古老的乐器,伴随着铜器的产生而产生,发展于元朝。“阿江”是苗语称呼,汉语称“口弦或口弹琴”,是流传在贵州普定县补郎、猫洞、猴场、坪上四个民族乡苗族群众特有的乐器。2007年,苗族“阿江”被公布为第二批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秋清晨,记者来到普定县猴场乡仙马村,山林环绕的幽静村庄秋意盎然,57岁的普定县苗族“阿江”传承人杨太芬正利用闲暇时光吹奏“阿江”,侧耳细听,短促优美声音不绝于耳,曲调神奇美妙、荡气回肠,仿佛在述说着普屯坝上苗族迁徙、繁衍生息的生动故事。

图片

普定县猴场乡仙马村

  “因口弦发声低沉,音量极小,只能在夜深人静或人较少时听得见。”说起苗族“阿江”,普定县猴场乡仙马村科技副主任杨跃学向记者说道,在我们周边的苗族地区,苗族先民们利用祖先发明的口弦作为传递信号的工具之一,在历史变迁中,又成为苗族青年表达情爱的乐器。

  “‘阿江’演奏技巧都是家族一辈一辈传承下来了,母亲传给了我们兄妹,现在我又把这项技艺传给我儿子、女儿及孙女,我们通过家族代代相传的方式,让‘阿江’演奏技艺一直延续下去。” 杨太芬说道。

图片

苗族“阿江”传承人杨太芬吹奏“阿江”

  据杨太芬介绍,“阿江”发音可以根据演奏者的心情而定,用气流的轻、重、缓、急对声音和音调进行控制发出音乐,一般只能吹奏低音曲调,在低音曲调中,民歌曲调、芦笙曲调、唢呐曲调等,也可以吹奏出来。

  走进仙马民族文化陈列馆,旧时村民所使用农具、生活用具、弩及苗族服饰等各种物品摆满了馆里,展现出这里曾经特有的农耕文化。在玻璃柜里,苗族“阿江”被精心地保存起来,土生土长的杨跃学拿出一支收藏“阿江”边展示边向记者介绍。

图片

苗族“阿江”

  “阿江”由琴片和琴鞘组成,琴片用纯黄铜制作而成,有长有短,一般长约10厘米,厚0.2厘米,形状成宝剑型,中间有一条振动片,轻弹琴片尖,振动片会发出悦耳的声音。琴鞘是圆筒形,直径为1厘米,长度比琴片长2——3厘米,选用质地坚硬精细的木料或精竹制作,琴鞘刻满花、鸟、虫、鱼、山川、河流等图案,还缀有银铃和红樱。

  据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时间的流逝,老一代口弹琴艺人锐减,现在能系统掌握“阿江”古曲调的民间老艺人所剩无几。目前,在该地区大多数中青年只能掌握几段简单曲调,传承“阿江”古调的热情正在丧失。

图片

仙马民族文化陈列馆

  “学会演奏‘阿江’不难,但要学精却是很不容易。”猴场乡人大副主席文兴科告诉记者,“阿江”演奏技艺都是老一代艺人手把手现场教授,无文字记载、没有乐谱,导致了很多曲调失传。

  为了保护和延续苗族“阿江”非遗文化传承,2006年至2007年两年间,受猴场乡邀请,杨太芬曾在仙马小学专门传授过两年苗族“阿江”,期间,教授学生共计50余人。

  文兴科介绍,杨太芬具备扎实的“阿江”理论基础,能够独立完成“阿江”的演奏,并对“阿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从家族传承中继承了苗族“阿江”演奏古曲调和技巧,热衷于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同时,具备音乐教育能力,能够教授口弦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图片

仙马民族文化陈列馆收藏的苗族“阿江”

  “苗族‘阿江’传承任重而道远。”文兴科坦言,目前,苗族“阿江”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老一代艺人锐减,年轻人又不愿学习和传承。去年,乡里积极引荐杨太芬申请作为普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守住了猴场乡苗族“阿江”传承的“根”。

  针对苗族“阿江”下一步的传承,文兴科表示,猴场乡正多措并举,以建立文化展览馆、培养传承人等方式,大力保护乡域内以仙马村为主的“阿江”文化传承,力争让更多的年轻人理解苗族“阿江”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体会苗族“阿江”文化魅力,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开伟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梁惠焜 二审 毛丽 三审 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