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留住乡愁·传统村落安顺行”系列报道之十六—— 青山藏古韵 绿水映人文

2024-10-16 15:47:39    来源:   安顺新闻网      

图片

金秋十月,普定县黄桶街道陈旗村下辖自然村陈旗堡村秋意浓,山间沃柑树枝头硕果累累,遍地绿油油的生姜长势喜人,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挂于民居墙壁上,几位忙里偷闲的村民坐在小广场边,轻松地交谈着。

生姜长势喜人

 玉米喜迎丰收

青山藏着古韵,绿水映照人文。步入陈旗堡,一股人文古韵气息扑面而来。

传统民居一角

“我们村以前叫城基堡,清代改名叫陈旗堡,沿用至今。”村里老人张顺文说,听老辈人讲,陈旗堡村建村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明朝调北征南后期,部队行经该村高子塔时,见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周边平坦开阔利于垦荒,欲选址筑城,建集团屯兵所,后因水源不足而放弃,惟留一支军队屯守。这便是城基堡的由来,意为城市基础、堡垒。

陈旗堡村依山而建,古村民居大多坐北朝南而筑。漫步村落,只见古朴的传统民居随山就势层层簇拥,古街巷或宽或窄,迂回曲折却相互贯通,依稀可辨的两座碉楼,窗口如目、威严不减,仍在静静守护着这座山间古老村落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传统村落

“村里130多栋古建筑已挂牌保护,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0多栋。”陈旗村副支书张文栋介绍,陈旗堡村传统建筑和文化遗迹丰富,古民居、古碉楼、古堡、古庙、古戏楼、古石碑、古驿道、古井、古石桥等,散发着厚重的历史遗韵和文化气息,2015年,陈旗堡村被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庙宇

传统建筑述说着建筑文化的传承与演变,蕴藏着能工巧匠的聪慧与才干。

陈旗堡村的古民居,大多为徽派建筑和黔北民居,石为墙、木为壁、瓦为盖,形制多为三合院、四合院,大多都开设有朝门,房屋采用硬山顶或悬山顶修筑,有的建有利于防风防火的马头墙,而墙上总能看到既能通风采光、又兼攻防功能的小窗,有方形,也有铜钱形。

石头在这里为主要建材,石墙、石础、石窗、石门枋,石凳、石磨、石碓、石水缸,做工和图案雕刻或精细或粗犷,就连街巷原本也以青石铺就,只是后来大都改为混凝土路面。

防御石洞

村民杨忠美和杨忠佑两兄弟带着老伴儿,一起守着祖屋。这是一栋建于民国时期的石、木、瓦材质四合院,最吸引人的是正房门顶上居然悬挂着一块古朴的“虎牌”,其后掩藏着一方写有“旌表第”字样的牌匾。杨忠美老人告诉记者,这是清代时其高祖杨思培中秀才后官府给的嘉奖,也时刻提醒着其族人要重视教育。

张氏祖宅在陈旗堡村较有代表性,是一片相依相连、五进五出的建筑群。朝门两侧石墙上留有用于射击敌人的“枪眼”,院中拴马桩犹存,石门枋蚀眼密布,石柱础古韵生辉,正房壁上的木质花板、花窗刻有桃、菊、蝠等吉祥图案。令人称奇的是,该连体老屋门中有门相通、巷里有巷相连,自成防御体系。

檐角

陈旗堡村主要姓氏为张、杨两大姓,北面山上原有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张、杨两家大屯(古堡),为相互策应的防匪患庇护所,虽已损毁,但屯上围墙及石缸等生活设施仍有保存。村里三座清代时修筑的寺庙现存两座,阳山古庙拆毁后正殿有修复,寨中廻龙寺保存完好,寺门头上花窗四角雕有蝙蝠图,居中为福字,意为五福临门,寺内门窗浮雕有麒麟献瑞、灵鹿衔芝、松鹤延年、鱼跃龙门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美好寓意的图案。

古戏楼在村中一小广场边,为长五间两层石木建筑,已列为市级文保单位。戏楼飞檐翘角、突兀多姿,堪称宏伟;主楼大梁有“陈旗建校……”墨迹,可知戏楼主房原为学校。

古戏楼

“古戏楼,是我们村的花灯演出地,逢年过节最是热闹。”张文栋介绍,村里现有3支花灯队,“曾有过一段时期表演川剧、京剧,但没有延续下来。”

古戏楼旁村民集资修建于1962年的老校舍还在,如今陈旗小学新校舍已西迁至村边,办学条件大为改观。“我们这里历来重视教育,清代以私塾教育为主,有据可查,村里曾出过案首和多名秀才。”张文栋谈及陈旗堡村学风时说。

陈旗堡村的古石碑有“中华壬子年共议禁护山场”碑、“清咸丰元年村训”碑等,内容大多体现保护山林、河流、水井,团结邻里、和睦友善等忠告良言之词,成了陈旗堡村人守望相助的精神源泉。

石头巷道

陈旗堡村古戏楼西数十米处的岩下,有泉水自洞中出,人称玉泉洞,秋日里泉声欢快如歌,洞前几位农妇于闲聊中浣洗衣物。清澈水流至下接灯盏河,后注入青山水库。据称,该村先人移居成寨,皆得益此水。

在时光流转中,古老的陈旗堡人文底蕴愈发深厚,形成了独特的魅力气质。张文栋表示,陈旗堡村将挖掘、保护好军屯古建筑、文化遗迹、文化遗产等,用好历史文化资源,以“农文旅”结合,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不断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郭黎潇 李超然


责任编辑:李阳雪 校对:梁惠焜 二审:吴丹 三审:罗希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