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又丰收咯!今年亩均产量超过1500斤,最高亩产量达到1700斤,是咱们镇种粮以来的产量最高纪录。”10月11日,在位于紫云自治县坝羊镇五星村的粮食烘干厂房内,收购粮食的大货车正在装载新一批烘干的谷子,镇党委书记杨开胜正领着镇平台公司的工人在现场有序忙碌着。
目前,坝羊镇整体水稻秋收工作已接近尾声,位于坝羊镇红院坝区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今年水稻播种面积1100亩,预计产量可达120万斤。
坝羊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去年以来,安顺市“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在红院坝区首批开展,在不改变农户承包权基础上,以农民充分自愿为前提,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分散零碎的耕地集中到一起,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统一耕种与管理。
一年多时间过去,红院坝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粮食高产的背后又藏着哪些丰收“密码”?
从小田到大田
千亩“粮田”变“良田”
稻田里,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发出阵阵轰鸣声,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转眼间变成金灿灿的稻谷。 大型收割机正在作业 稻田旁,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机耕道纵横沃野,一条条曲直相交的排水沟渠连通四方。 “现在的坝区内,路修通了,沟渠整好了,田地相连了,农机也畅通无阻了。”杨开胜说,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离不开安顺试点开展的“小田变大田”改革。 “以前这片农田土地细碎化、分散化问题严重,村民平时种田不方便,农机也施展不开。”五星村村民组长李可林站在田边,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感慨道:“‘小田变大田’让农民种田变得更容易了。” 2023年初,为深入落实安顺市“小田变大田”的试点改革要求,紫云自治县在坝羊镇红院坝区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提升工程,对零碎土地进行推平整治。 通过整治后,五星村与红院村1162户农户的1386亩承包地,由2550块合并成28块,最大的317亩,最小的12亩,合并后新增高产田50亩。 “各田块肥沃程度不同,光是在面积上实现由小变大远远不够,建设高标准农田尤为重要。”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刚华介绍说,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坝区内灌排设施与机耕路等农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这些举措推进了机械化种植进程,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 “实践证明,土地连片整合后,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杨开胜介绍,今年,红院坝区连片种植高标准水稻面积达1100亩,比往年平均种植面积多出300亩。
从人工到机械
科技赋能提效率
“现在高标准农田里,从耕地、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控,再到收割,基本实现了全机械化生产。”他以水稻收割举例: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100亩到150亩,1000亩水稻,一周多便可收割完成。 据杨开胜介绍,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目前,坝羊镇级平台公司配备了6台犁地机、4台插秧机、3台收割机、1套烘干设备、1台施肥机。在今年的水稻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耕田、插秧、施肥、喷药、收割的全程机械化,种粮的主要环节机械化率实现100%。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针对坝羊镇红院坝区高标准农田,市、县相关农业部门抽调农技人员组成专门的科技服务小组,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强化科技支撑,扎实开展田间耕种管理。 “从水稻的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再到水稻收割,农技专家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罗刚华介绍,市、县的专业农技人员经常进入公司“传经送宝”做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为水稻高质高产提供技术保障。
从个体到产业
探索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在每天从烘干厂房运出稻谷6万多斤,我们只负责生产,不愁销路。”杨开胜介绍,为给高标准农田的水稻产业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在种植水稻之前,镇平台公司就与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优质优价,打破“种粮不赚钱”的偏见。 连日来,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粮食收购车辆直接开到了坝羊镇水稻生产基地,采收的稻谷经过一道简单的烘干程序后,便直接运到公司加工成大米,再经过统一的品牌销售出去。 “我们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质量、产业发展效益结合起来,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减工降本,并推进粮食市场化,促进粮食产量效益‘双提升’。”在水稻烘干厂现场,梁吉算了一笔“效益账”:1100亩高标准农田,亩平均产量达1500斤,按照回收价1.55元每斤计算,仅这一季水稻的纯收入就超过60万元,紧接着的冬季,高标准农田将全部种植高效蔬菜,进一步提升农田使用效益。 烘干的稻谷正在装车 杨开胜表示,下一步,从一粒米到一碗饭,再到一条产业链,坝羊镇将聚焦“坝羊生态大米”,打造属于自己的绿色大米品牌,建设集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产业。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水清 姚福进 实习记者 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