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有一个被奇山秀水环绕的诗意家园——水城。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孕育了一朵璀璨的艺术之花——水城农民画。四十年来,这项深深植根于乡村土壤的艺术形式,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这片土地,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绘生活·话乡情
水城农民画,是农民们用画笔娓娓道来的中国乡村故事。每一幅画,都是他们心扉的敞开,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从山间田野到村舍民居,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习俗,都成为了农民画师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他们用淳朴的艺术语言,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转化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画作。
在水城区,苗、彝、布依等三十七个民族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画师们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精品。这些画作,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乡村振兴和文化进步的直观反映。
传承与创新·共绘未来
四十年来,水城农民画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无数农民画师们用自己的画笔,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讲述着水城的故事。
2024 年,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天马传媒精心策划制作的水城农民画宣传片——《画说》得以精彩亮相。影片以小切口、暖人心的手法,通过“画之源”“画之彩”“画之翼”的生动串联,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和传承人的执着坚守。同时,宣传片还结合多位当地农民画专家、内外部民间美术专家的讲述,全方位地呈现了水城农民画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
(徐源 水城区农民画协会会长)
徐源:“水城农民画以多变的线条组合和强烈的大色块对比,营造出变化统一的独特意蕴。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情感,一种文化的传承。”
(熊师提 水城农民画首批非遗传承人)
熊师提:“我们苗族女孩子从8岁开始跟着妈妈学习挑花、刺绣和蜡染。画中的图案都源于自己衣服上的装饰。”
(石峰 中国国家博物馆 书画院主题创作研究所所长)
石峰:“它这个色块的表现,欢快感,给我的视觉冲击力是相当强的。色彩很强烈,有突出的、特别强烈的地域特色。而且表现手法也很多样,有比较具象的、比较抽象的,特别是色彩的这种感觉非常强烈。我觉得还是非常精彩的!”
(谌宏微 原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谌宏微:“如果可以说他们是大山里的毕加索的话,那么他们用自己率真的、本真的、淳朴的艺术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另一种美,另一种生活和人性的美。”
展望未来·共享艺术之美
如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水城农民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一代画师们正用数字化技术为农民画插上翅膀,让这份独特的艺术之美得以飞越地域界限,与世界共享。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水城农民画能够继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绘就乡村振兴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