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看振兴】西秀区狗场屯村:蔬菜产业铺就“振兴路”

2024-11-27 00:14:27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近日,记者走进西秀区大西桥镇狗场屯村的中璟壹号贵州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加工厂,工人们忙着加工净菜,清洗土豆、油麦菜,分切萝卜、白菜、卷心菜等,一袋袋用保鲜袋包装好的新鲜蔬菜,正在包装线上完工,等待发货。

“公司成立于2019年,在狗场屯村有300多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现在反包给农户种菜,我们负责收购蔬菜,加工、销售净菜。”中璟壹号贵州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辛洪林说。

 狗场屯村蔬菜产业坝区

辛洪林介绍,公司除了从自有基地收菜,也面向狗场屯村菜农收菜,有时收菜范围会扩大至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里的其他村子。“目前,平均每天要发10吨左右蔬菜,主要供应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初建于2013年,属西秀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如今园区占地面积近3万亩,是大西桥镇12个500亩以上农业坝区中最大的坝区,覆盖该镇安庄、小屯、小寨、狗场屯、河桥等5个村,而狗场屯村土地面积最大,拥有土地1万多亩。

 狗场屯村白菜种植基地

“现在,提到狗场屯村,大家的印象就是蔬菜种得多。确实如此,全村1076户村民,80%都参与了蔬菜种植和销售。”狗场屯村委委员汪日红告诉记者,村里的蔬菜产业起步于20年前,壮大于10年前,近几年迎来高速发展期,狗场屯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10多年前,狗场屯村很多人都在外省卖茶叶,在家种植蔬菜的很少,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山药种植面积也不大,主要还是种植传统农作物。后来,一些农户开始种植大葱,蔬菜种植的品种逐渐增多,蔬菜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大西桥镇农服中心主任吴林富回忆道。

 狗场屯村大葱种植基地

抓住土地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的优势,2006年起,该村参与种植蔬菜的农户越来越多,2017年,村里首次组建了种养协会,2010年之后,村里开始出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随即诞生,产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

近年来,大西桥镇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大力实施农业增效工程,加快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提升农业整体质量效益。在此背景下,狗场屯村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使蔬菜产业成了当地的“富民产业”,让一块块绿色蔬菜地铺起了乡村振兴的富裕之路。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逾1.6万元。

西秀区白泥致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的蔬菜苗

“育苗、种植、收购、销售,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确保了蔬菜种得出、卖得掉、能挣钱。”汪日红说,全村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4个,蔬菜产销类企业3家,蔬菜种植大户20多户。

种植能手潘胜高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西秀区白泥致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多的时候种植蔬菜500多亩,看到来合作社购苗的菜农越来越多,2020年起,他索性把精力转到专职育苗上来,专门给菜农提供蔬菜育苗、供苗、技术指导和订单收购服务。

西秀区白泥致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给菜农选苗

“我们狗场屯村基地有50多个育苗大棚,一年四季都在育苗。每年带动周边村民长期、短期务工200余人,发放务工费近30万元。”潘胜高说,其蔬菜苗除供应大西桥镇及周边乡镇菜农外,还远销凯里市、长顺县等地。今年,合作社销售额预计120多万元。

村民在蔬菜育苗基地务工

安顺黔优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事蔬菜产业已有14年,之前以种植为主,近年来逐步转型升级,以蔬菜育苗为主,辐射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种植蔬菜。

安顺黔优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冷库中分拣蔬菜

在该公司组装式冷藏库内,工人正忙着对白菜等蔬菜进行挑选、分级和包装,而这些新鲜蔬菜将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广州等地。“我们有种植基地近百亩,绝大部分蔬菜要从狗场屯村及周边的菜农那里收购。”该公司负责人张兆方介绍。

狗场屯村规模化发展韭黄产业

今年截至目前,狗场屯村已种植山药3000多亩、白菜2000多亩、黄瓜3000多亩、大葱3000多亩、韭黄3000多亩、辣椒1000多亩、茄子300亩、冬瓜300多亩等,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1.6万亩次。蔬菜产业全年带动群众务工2万余人次。

狗场屯村连片种植的山药

20余年的发展,让狗场屯村的“菜篮子”越提越稳,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越来越多,农业经纪人们把蔬菜卖到了全国各地。下一步,该村将不断补全发展基础设施,强化产业发展链条,推动新品种培育,提升蔬菜产业发展质效,带动群众多元增收,以蔬菜为笔,擘画新的乡村振兴图景。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李超然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陈璐 二审:毛丽 三审:罗希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