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秀区东关街道的虹山湖调蓄公园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挥舞着锄头松土、挖坑、栽种苗木,大家干得不亦乐乎,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整个建设项目分为A、B、C、D四个区,目前C区已经完成建设,A区与B区正在进行绿化施工,并对部分基础设施进行完善,D区正在开展土石方开挖作业。”虹山湖调蓄公园建设项目施工负责人韦升富告诉记者,预计明年元旦节前A、B、C三个区域完成施工并开放。
据介绍,作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虹山湖调蓄公园建设项目于今年4月底正式动工,总投资4500万元。该项目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增加城区水体调蓄空间,不断提升虹山湖公园的环境品质,提升城市韧性。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改造,运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等不同方式,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以生态方式合理进行雨水的收集与调蓄。”韦升富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利用地形的高度差,合理布置前置塘、植草沟、雨水花园、生态旱溪等海绵设施,具有景观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净化水质。
植物在海绵城市中不仅是景观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雨水净化、滞留和储存的重要单元,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在植物的选种上,我们下了很大功夫。首先要考虑地域性和多样性,其次要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来防止水土流失,还要选择过滤和净化雨水能力较强的植物。像雨水花园这类海绵设施在暴雨期间需要暂时储水,相当于临时的‘雨水储存池’,因此雨水花园里的植物要耐涝、耐水湿且耐旱。目前整个项目内栽种的植物大约有40余种。”韦升富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公园内的步道均采用透水性材料,下雨时雨水能够迅速渗入地下,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态平衡,有效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
漫步在公园内,记者看到不少海绵设施知识宣传指示牌,这些指示牌上详细地介绍了不同海绵设施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设立指示牌让市民朋友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让海绵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韦升富表示,项目四个区共有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虹山湖公园的可游玩面积,其中还增设了骑行步道和健身步道,届时将为广大市民朋友增加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凤 罗含瑶 实习记者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