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相牵,携手共发展。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与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结成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两地携手开启新征程,共赴山海之约。
三年来,南沙区、紫云自治县坚持区域协作、资源共享、产业耦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健全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优化帮扶方式,创新帮扶模式;两地合作硕果累累,在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推动两地协作,朝着更大空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共绘东西部协作新图景。
东西部协作水产养殖项目噜嘎渔场
人才帮扶 夯实东西部协作基础
2021年以来,南沙、紫云两地不断推进双方更深层次、更多领域、更广范围的交流协作,各项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干部交流方面,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互派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协作共进。今年,南沙区选派挂职干部5名、教师31名、医生13名到紫云开展帮扶工作;引导紫云选派党政干部9名、专业技术人才共293名赴南沙交流学习。
“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老师认真备课
在干部人才培育方面,今年累计举办乡村振兴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76期3362人次,持续加强技术输入和人才培养。
“在南沙区交流学习期间,我们深刻感受到南沙区在教育教学方面,不但注重传授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拓宽了我们山区教师的视野,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良多。”紫云第三中学校长助理沈文翠说。
“紫云人民不甘落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组织给我机会来到紫云,既是荣幸也是锤炼,我将竭尽所能为紫云人民奉献一点微薄之力。”广州市南沙区挂任紫云自治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卢普斌告诉记者。
2021年以来,南沙、紫云两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紫云所需,南沙所能”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工作。南沙区33所学校、8家医院、8个东部村(社区)、4家企业、21个社会组织分别与紫云自治县86所学校、15家医院、13个乡镇(街道)55个村开展精准结对交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作用,实现乡镇结对帮扶协作全覆盖。
资金帮扶 村美民富产业兴
走进板当镇翠河村,置身青山绿水间,河水潺潺,白鸟潜水,河岸骑行道上,结伴而来的骑友骑着自行车兜风而过,竹岛草坪上三三两两坐一起沐浴阳光……
近年来,紫云充分利用南沙区支持的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实施了翠河河道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依托翠河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翁贡苗族村寨、鱼良寨布依族村寨的浓厚民族文化底蕴,旨在把翠河村打造成为全县书画、摄影写生创作基地。随后,紫云又在翠河村鱼良寨建成了月牙湾民宿酒店,每到节假日、周末都有不少人入住,观光赏景休闲度假。
翠河月牙湾一角
同样,沿着猴场镇小湾村田园乡村观光小道,记者来到该村乡村党员活动室,一组与党建有关的老图片、老证件、老证书体现了小湾人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另一组自小湾小学建校以来的师生毕业照,展现了小湾村一代代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的积极向上精神。
“小湾村乡村党员活动室,是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把村民岑万富搬迁存留的老屋进行精心打造而成。该活动室除了用于开展党员活动外,还针对村里的不文明行为,邀请老党员、寨老等开展乡贤评理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发展。”猴场镇党委书记粟莉说。
2021年以来,南沙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项目、社会力量和市场等资源,因地制宜协作紫云自治县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打造了硐口村、翠河村、黄鹤营村3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及红院村、同合村、小湾村、打饶村、噜嘎村等多个市、县级特色田园乡村。
今年,广州市南沙区援助紫云财政帮扶资金共计6170万元,累计安排项目17个。其中,包括乡村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业产业、教育医疗、消费协作奖补等项目。
组团帮扶 教育医疗水平提质效
2022年,按照国家部委关于“组团式”人才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的相关要求,广州市高度重视,安排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派优秀医疗干部人才开展全方位“组团式”帮扶,帮助协作地区引进先进理念,开展“传帮带”,实现帮一所强一所,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整体医疗水平。
同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入驻紫云,通过前期的“把脉问诊”,帮扶医疗队拟定了帮扶工作计划。围绕人才培养,帮扶团队以“师带徒”“团队带团队”方式,通过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病例讨论、培训指导,持续“造血”,为医院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人才队伍。
东西部医疗协作“师带徒”
两年多来,帮扶团队完成了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自建院以来第一例腹腔镜下右结肠癌根治术、第一例开腹胃癌根治术等46项首例;围绕重点专科建设,累计开展普外科、泌尿科、骨科、眼科的新技术新项目22项。其中,包括帮扶专科一个,普外科一个;培训107期,培训人次2047人;培养人才(师带徒)21人;外派71名医生到帮扶医院学习;填补了46项医疗技术空白;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2项;获得省级课题立项1项,助推紫云医疗水平持续提升,真正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慢性病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格局。
在紫云民族高级中学,帮扶团队围绕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教育帮扶,先后开展110余次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示范引领帮助学校行政人员及一线教师成长;协调广州、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开展了30余次线上教研、教学和选派200人次到广州市培训学习,帮助本校教师成长;4位团队成员“传帮带”18位本校教师和中层干部,大幅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
南沙区帮扶老师在紫云民族高级中学讲课
在紫云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帮扶团队积极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工作,共结成30对师徒,以讲座、示范课、带徒弟、个别指导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积极搭建东西部协作平台,实现“组团式”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并引入了一个新理念——用“爱和鼓励”去关心学生,成就每一个山里娃的梦想和希望。
“送规划下乡” 描绘乡村建设“蓝图”
由南沙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南沙分院、南沙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组成26人的技术团队,深入宗地镇、格凸河镇、坝羊镇、白石岩乡开展实地调研,对4个乡镇和44个行政村土地利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土地整治、粮食安全等进行总体规划,描绘乡村建设“蓝图”。
东西部协作产业项目牛场坡村肉鸡养殖场
通过“送规划下乡”,盘活用地6470亩,新增村民住房7903户、2370亩,新增民生设施161处、448亩;通过山—田—村连片整治,打造“千亩方”现代田园示范区3个和“万亩茶山”1个;布局谋划镇级绿色产业园2个、镇级农产品流通中心2个、特色养殖基地20个,落实产业用地1243亩,助力“四项行动”;保障投资14.6亿元的黄百铁路紫云段和占地35.42公顷的车站商贸综合体建设,推动紫云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美丽乡村,规划打造4个典型圩镇、10个典型精品村,壮大紫云茶叶、蓝莓、红芯红薯、宗地花猪等国家地标农产品,整合打造“大格凸河”“坝羊茶旅”山地农旅产业集群。
同时,两地建立了东西部协作帮扶“送规划下乡”管理保障长效机制,常态化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调度、检查和评估。目前,4个乡镇的长远规划编制样板已经成型,该编制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口多,覆盖面积和人口约占全县三分之一,很有普惠性。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