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气袭人,在西秀区双堡镇军马村,贵州京之安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200亩天门冬种植基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个个挖出的天门冬块茎,如小萝卜般饱满喜人,村民们将挖出的天门冬进行分散、除泥后,再用剪刀将多余根茎剪除,分拣打包好。来自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们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人员正在一旁对天门冬进行测产。
工人正在采收天门冬
天门冬又名天冬,是中医常用药材之一,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市场需求量大,生长周期长,经济价值高。
田间测产
双堡镇气候、土质等条件十分适合种植天门冬,种出来的中药材药效佳,品质很不错。经田间现场测产,亩产达3432公斤。根据测产情况,专家团队还将进一步总结品种的播种、生长等情况,为种植户推荐科学的种植方案,促进增产增收。
天门冬长势良好
“我们是2022年在这里种植天门冬,最近天门冬市场价鲜品4元每斤,干品28元每斤。天门冬纳入药食同源管理后,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贵州京之安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秀荣介绍,收获的天门冬采取订单模式销往广西玉林、安徽亳州等中药材交易市场,预计每亩能挣1万多元。
天门冬丰收
天门冬产业的发展不仅为该公司带来经济效益,也为当地村民在冬闲时节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和收入来源。
“按照每斤4角算工钱,一天能拿到50至70多元,离家也近,我干了快20多天了。”村民程兰英说道。
工人正在修剪挖好的天门冬
“天门冬种植、管护、收获都需要很多人工,一亩地每年大概需要12个工人,3年左右才能收获,我们每年要发放务工工资40多万元。”张秀荣介绍,土地流转费第一年100元每亩,每年递增100元,最多500元。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深耕中药材种植领域,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