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御物——“桥见”贵州》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二等奖

2025-01-07 17:30:25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日前,由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经过智慧碰撞与激烈较量,贵州省安顺公路管理局代表队实验展演作品《隔空御物——“桥见”贵州》荣获二等奖。

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现场

安顺公路管理局代表队上台领奖

      《隔空御物——“桥见”贵州》作品是通过简单的小实验向观众展现了伯努利原理等流体力学在公路桥梁建设上的运用。“在展演中,我们首先利用吹风机等简单物品制成的空气炮和纸杯展现伯努利原理,即气体压缩释放的速度越快,压强就越小,流速越快。然后通过卡门涡街实验向大家生动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桥梁的建设和运营中都流传‘小桥怕地震,大桥怕风’。”贵州省安顺公路管理局技术科科长宋波解释道,卡门涡街现象的形成是因为空气流过物体时会周期性地脱落出旋转方向相反的双列线涡,这种现象会使桥梁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周期性加快或减慢,根据伯努利原理,压强会随之改变,使桥梁周期性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力,产生周期性振动,形成涡振。当涡振发生后,桥梁会出现平移、扭转等变形,加之风的气动力和桥梁的惯性力、阻尼力等等,可能引起更为复杂的颤振,一旦超过桥梁承载的极限,就会导致垮塌。

现场展示空气炮

“抗风已成为桥梁设计中的关键控制指标之一,现代大跨度桥梁普遍采用轻质、开放的钢桁架,让风顺利通过桥梁,并进行风洞模拟实验,验证桥梁在各种风速工况下的稳定性,保障桥梁的平稳运行。”宋波告诉记者,现已建成的北盘江大桥、坝陵河大桥以及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等都运用了该设计原理并进行了风洞模拟实验,可以说是“吹出来”的大桥,“在运营中,我们还为这些大桥安装了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桥的‘心跳’和‘脉搏’。”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多年来,贵州以“万桥飞架”铺就了“高速平原”,成为了中国桥梁最多的省份。“作为贵州交通人,我们感到非常骄傲。这次展演活动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贵州的公路桥梁建设,让更多人看到贵州如何将‘天堑’变‘通途’。”宋波说道。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    凤


责任编辑:宋爽 二审:毛丽 三审:罗希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