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油菜“冬管”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关岭自治县积极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并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全县油菜进行叶苗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作业,用农业科技新手段保障油菜增产、群众增收。
绿油油的油菜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绿色
在位于该县关索街道的大桥坝区,绿油油的油菜肆意生长在农田之中,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绿色。田间地头,农技专家们正俯身观察油菜的长势及病虫害防治情况,现场指导当地农户油菜冬季管理注意事项,并为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做好准备工作。
农技专家观察油菜的长势及病虫害防治情况
“大桥坝区主要种植了黔黄油21号和油研2020两个油菜品种。此次‘飞防’面积有500余亩,主要防治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虫,后续我们还将根据油菜的生长情况配备不同的农药、肥料,为油菜高产保驾护航。”该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站站长潘会说道。
现场配药、起飞喷药。植保无人机在操作员的娴熟操作下腾空而起,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沿着油菜种植区的上方匀速飞行,雾化后的药物从机身下的喷淋头均匀喷洒开来,为油菜披上了一件健康的“防护外衣”。
无人机技术员操作植保无人机
“以前靠人背起喷雾器管护,一天下来只能喷两三亩地,现在政府用无人机植保,不但效率高,还喷洒得又均匀又到位。”看着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作业,现场不少农户纷纷点赞叫好。
植保无人机正在“飞防”作业
用植保无人机“飞防”可以根据油菜的种植面积、地形地貌以及病虫害分布等情况,通过精准定位和智能操控,将农药、肥料均匀、精准地喷洒在油菜上,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漏喷、重喷问题,让每一株油菜都能得到有效的管护,切实提高农药和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更加高效、安全、节约、环保。
“为了确保全县油菜安全越冬,我们与贵州岭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聘请该公司无人机团队进行油菜的病害防控,并派遣农技专家到现场同步开展农技指导。”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艳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做好农技下乡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掌握油菜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施肥技术,全面提升农户的田间管理能力,切实提高冬季油菜管护效率,有力保障关岭油菜产业的稳健发展。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