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安顺日报1月15日副刊

2025-01-15 14:45:21    来源:   安顺新闻网      

中央红军长征过安顺的六天五夜

□文龙生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1月19日,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准备经赤水渡长江,到四川同红四方面军汇合,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途中,党中央召开了扎西会议、苟坝会议,毛泽东在苟坝会议上,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成为党和红军最重要的领导者。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指挥下,取得了四渡赤水的重大胜利,跳出了国民党四十多万军队的包围圈。

1935年4月初,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军委决定,罗炳辉、何长工率领红九军团在乌江北岸,伪装成主力,迷惑敌人,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迅速南渡乌江,走息烽,过修文,转开阳,佯攻贵阳。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身边军队不多,害怕当红军俘虏,赶紧调滇军主力孙度纵队到贵阳救驾,造成云南兵力空虚。毛泽东曾经说过,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他迅速率领中央红军从贵阳和龙里之间,每天以一百二十里的速度,向黔南和安顺急行军,去渡北盘江,直插云南。 

镇宁纳孝“中革军委临时指挥部”旧址

中央红军进入安顺境内,是1935年4月13日,离开安顺是4月18日,共六天五夜。 

中央红军分为左右两个纵队进入安顺。右纵队是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董振堂、李卓然率领的红五军团。4月13日,这两个军团从广顺进入西秀区,三军团驻鸡场一带,五军团驻杨武一带。4月14日,两个军团分别从鸡场、杨武出发,向镇宁方向急行军,17日至18日,从坝草、白层顺利渡过北盘江,进入贞丰县。 

值得一提的是,4月16日,红三军团来到镇宁县沙子乡弄染小寨子,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同当地布依族首领陆瑞光签订反蒋作战协定,即“弄染结盟”。 

“弄染结盟”是我们党践行民族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的光辉典范,在布依族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随后,陆瑞光与留下的方武先等红军战士一起,率队伍在当地继续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开展武装斗争。 

“弄染结盟”是红军长征中同少数民族的第一次结盟,比在四川的“彝海结盟”还早一个多月。 

紫云羊场红色文化公园

左纵队是毛泽东所在的军委纵队和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军委纵队在进入安顺之前,分为前梯队和后梯队。毛泽东和党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红军总部等,为前梯队。中央政府机关、后勤、卫生等部门和重要的老弱病伤人员,为后梯队。

 整个左纵队在紫云县行军宿营时间、地点大致相同。4月13日,毛泽东和军委前梯队,在陈赓和宋任穷率领的干部团护卫下,从长顺摆所进入紫云县境,当晚住在坝羊老凹塘,军委向各军团发了一个“万万火急”电报。4月14日,毛泽东和军委前梯队、干部团,从坝羊急行军到猫营翁弄宿营,当晚,周恩来、朱徳、王稼祥、李富春联名向各军团发有关政治部门工作的重要电报。4月15日,从翁弄出发,到紫云县城吃中午饭,休整后,赶往火花甲西,在那里宿营。4月16日,从甲西赶往原紫云县播东,同红一军团、军委后梯队会合,整个左纵队都在播东住了一夜,军委向各军团发出渡北盘江重要电报。

 4月17日,左纵队一分为二,红一军团和军委纵队后梯队,急行军赶往者坪渡口,去抢渡北盘江,进入安龙县境。 

毛泽东所在的军委纵队前梯队和干部团,从播东翻山越岭,急行军赶往镇宁简嘎,毛泽东和军委等驻纳孝,干部团作为警卫驻一河之隔的岜怀。纳孝小山村几间破旧房子,成为中央红军抢渡北盘江的军委临时指挥部。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军委领导,就在这个世界上最简陋的统帅部,运筹帷幄,紧张部署渡江等事宜。毛泽东和军委领导们根据汇报情况,紧急研究分析,向各军团发了两份“万万火急”电报,要求各军团按照军委命令,于18日全部渡过北盘江。在一个地方、一个晚上,连续发了两个“万万火急”电报,这在长征途中,并不多见。可以想象,当时的形势多么严峻,中央红军要在4月18日全部渡过北盘江,将敌军甩在一边,才能粉碎蒋介石在安顺一带夹击围歼红军的阴谋诡计。毛泽东和军委领导在纳孝之夜,可以说夜以继日、夜不能寐,因为分分秒秒都关系着中央红军能否顺利渡过北盘江,关系着两万多红军的安危!纳孝小山村里那间简陋的房子,留下伟人们的光辉足迹,值得追忆和瞻仰! 

西秀区杨武红军桥

4月18日,毛泽东和军委纵队前梯队、干部团,在纳孝两个村民的向导下,从纳孝翻山越岭赶往白层,渡过北盘江到贞丰县城,同红三、五军团会合。 

历史应该记住这一天:1935年4月18日,毛泽东和中央红军,全部经过安顺六天五夜,顺利渡过北盘江。蒋介石妄图在安顺一带夹击、围歼红军的阴谋破产! 

中央红军长征过安顺六天五夜,可谓既惊心动魄,又平安顺利。

 为什么说中央红军过安顺六天五夜,是惊心动魄?中央红军佯攻贵阳,突然折向黔南、安顺方向急行军,蒋介石也逐渐发现红军要渡北盘江去云南,赶紧调军队围追堵截。吴奇伟、周浑元两个中央军纵队,黔军王家烈纵队,滇军孙渡纵队,四个纵队十万余人在安顺东、西、北形成包围圈,妄图在安顺一带夹击红军,将红军聚而歼之。当时,中央红军,仅有两万多人,敌强我弱,形势严峻,不可谓不惊心动魄! 

为什么说中央红军过安顺六天五夜,是平安顺利?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他卓越的军事才能,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看穿了蒋介石的阴谋,率领中央红军从包围圈唯一的通道——安顺南面的原始森林、崇山峻岭,紧急穿越六天五夜,顺利渡过北盘江。虽然翻山越岭,艰难困苦,但红军没有遇到国民党的大部队,没有大战、恶战,所遇之敌都是一些保安团、民团之类,一交火就溃不成军,对红军紧急穿越形不成阻碍和威胁。红军在安顺六天五夜急行军,没有大的伤亡,称得上平安顺利! 

紫云锅厂红军标语

毛泽东的英明伟大,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沿途各族人民的拥护支持,是中央红军长征平安顺利过安顺渡北盘江的三个重要原因。

 安顺,安顺,平安顺利,对于中央红军长征来讲,安顺是一块福地。

 关于毛泽东长征过安顺的重要史实。中央红军长征过安顺,知道的人很多,但毛泽东长征过安顺,知道的人极少,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当时国民党军队从几面对红军围追堵截,在紫云、镇宁、黄果树、关岭一带形成包围圈,只有紫云与镇宁的崇山峻岭,是通往北盘江的唯一通道。中央红军只有急速行军迅速经过安顺,去渡北盘江,才能甩开敌人的围追堵截,直插云南巧渡金沙江。所以,红军长征进入安顺,每天都是上百里的急行军,没有最重要的战斗,没有最重要的会议,权威性党史、军史也没有红军过安顺六天五夜的记载。红军重要将领彭德怀、杨尚昆、宋任穷、杨成武、耿飚等的回忆录,对这一段历史,作墨不多,也没有提到毛泽东长征过安顺之事。就连毛泽东年谱,也只记载到4月11日,就跳到4月18日。当时和毛泽东随军委纵队长征的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博古等人的年谱,没有这段历史记载。 

没有记载并不意味着毛泽东长征没有经过安顺。中央红军长征要全部过安顺去渡北盘江,作为党和红军最重要的领导人、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最重要的决策者毛泽东,岂能不在长征过安顺的红军队伍中?

 红色资源,一靠挖掘,二靠宣传!2022年初开始,我同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致力于考证研究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长征过安顺六天五夜这段重要历史。我们翻阅了上百本红军长征的书籍史料,查阅大量红军电报、中央领导年谱、重要将领的日记、回忆录等,经过认真梳理,严谨考证,抽丝剥茧,终于寻觅到毛泽东长征过安顺六天五夜的光辉足迹! 

我们考证的重要依据有五点:一、毛泽东年谱和聂荣臻年谱。毛泽东年谱记载,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一直随军委纵队行军宿营,1935年3月中旬后,军委纵队分为前后梯队,毛泽东一直与军委纵队前梯队同行,并于4月11日到了惠水、长顺两县交界处,仅隔两天(4月13日)就进入紫云县境。

 聂荣臻年谱中,记载1935年4月15日,红一军团直属队和军委纵队前梯队,经紫云进至甲西……毛泽东随军委纵队前梯队行军宿营,4月15日肯定驻甲西了。 

 二、军委电报。电报中有指定军委纵队前梯队在安顺境内几个行军宿营的地点:老凹塘、翁弄、甲西、播东。毛泽东既然在前梯队,他一定就同前梯队驻在安顺的这些地方。

 三、伍云甫日记。伍云甫是军委三局政委,分管无线电通讯。长征途中,特别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成为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最重要的决策人,他和军委领导,白天晚上,离不开电台和电台人员,靠电台了解敌我两方面情况,指挥各军团行军作战。伍云甫是电台负责人,自始至终跟随在毛泽东身边,从他的日记,可以见到毛泽东的行踪。伍云甫在日记中记载:1935年4月13日,驻紫云坝羊老凹塘,4月14日,驻紫云猫营翁弄,4月15日,驻紫云火花甲西,4月16日,驻原紫云县播东,4月17日,驻镇宁简嘎纳孝,干部团住岜怀,4月18日,到白层渡过北盘江。毛泽东和军委领导驻扎这五个地点,准确无误。 

镇宁弄染红色文化纪念馆

四、毛泽东身边红军将领的回忆录。长征时,红军总部只有两部电台收发报,两个电台负责人分别是罗若遐和刘寅,还有电台报务主任陈士吾。他们在回忆录中,记述每天同毛泽东和军委领导行军宿营在一起,为领导们收发重要电文。他们是伍云甫下属,也天天同伍云甫行军宿营在一起,他们的回忆文章,可佐证伍云甫日记记载。 

五、红军干部团。干部团政委宋任穷在回忆录中写道,长征途中,干部团主要职责是保护毛泽东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安全。红军电报中,干部团每天都同毛泽东所在的军委纵队前梯队在一起。伍云甫日记中也是这样记载的:1935年4月17日,他和军委纵队前梯队驻镇宁简嘎纳孝,“干部团驻岜怀”。说明红军“御林军”——干部团驻扎岜怀,保卫驻扎纳孝的毛泽东和军委领导。纳孝与岜怀,仅一河之隔。

 依据这五个权威的史实资料,互相印证,就可以得出结论:毛泽东随军委纵队前梯队长征过紫云县老凹塘、翁弄、甲西、播东(今属望谟),镇宁纳孝,在安顺境内六天五夜。2023年8月11日,省委党史研究室主持的论证会,专家们根据安顺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交的丰富、翔实的史实资料,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定了这一结论。 

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长征过安顺六天五夜,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留下了重要的军事文献(红军电报、长征日记、回忆录),是安顺最宝贵最重要的红色资源。我们要挖掘好、保护好、宣传好、运用好这个重要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责任编辑:李芸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