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工业投资高速增长,项目建设提速快跑;主导产业拾级而上,重点产业稳健增长;新兴成果不断孵化,企业培育卓有成效......2024年,我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主战略主定位,认真落实全省“六大产业基地”部署,围绕“两城三基地”建设,锚定“3332”奋斗目标,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总体平稳有序、质效持续提升。
狠抓产业发展 筑牢发展根基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一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谋深做实“一图三清单”,着力做强做大做优航空装备、医药及旅游食品、现代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推动产业蓬勃发展,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石。
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 戴胜信 摄
主导产业支撑有力——
在航空装备方面,全面落实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部署,持续深化与航空产业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快速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产业培育引领,培育布局低空产业,推动航空装备产业强链延链。
在医药及旅游食品方面,依托生态优势和地方特色,大力推动医药及旅游食品产业发展壮大。百灵、三力产能稳定释放,花山医疗、得宝果蔬产研中心等24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医药及旅游食品产业产值完成98.83亿元。
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
在现代能源方面,新开工现代能源项目18个,盘江普定电厂、镇宁江龙风电场等11个电力项目并网发电,全市电力装机增长35.6%。
数据显示,航空装备、医药及旅游食品、现代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上总产值79.9%,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企业培育迈上新台阶——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10家。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2021—2023年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企业,固达电缆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
组织开展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固达电缆、安吉航空获省工业龙头企业认定,南山婆稳居酸汤产业生产规模和科技创新双项领军企业。
平台建设提质增效——
全面深化开发区管理改革,增强开发区平台支撑,认真谋划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园区基础设施类),着力完善园区配套标准化厂房、电力、能源、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
贵州好味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各开发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聚焦聚力发展首位产业,逐渐形成以航空装备、健康医药、生态食品、基础材料、新型建材、现代化工为主的产业布局。全市开发区(四至范围内)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预计占全市比重75%,累计建成标准厂房128.7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利用率达到87.69%,载体阵地功能进一步增强,为全市新型工业化提供更优质的平台。
如今的安顺,工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动能更加强劲、前景更加光明。
大抓项目建设 积蓄发展动能
虽是寒冬,但位于镇宁自治县的江龙风电场项目建设现场依旧热火朝天,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作响,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待风机叶片、塔架等部件送到施工现场后,施工人员便进行组装施工。
镇宁江龙风电场已经投入使用的风力发电机(镇宁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省级重大工程,江龙风电场投资5.8亿元,总容量100MW,总装机16台。该项目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开工,2024年11月30日首台风机并网发电,预计2025年4月份可实现全部并网发电。该项目的建设对安顺打造千万千瓦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2024年,安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建设“两城三基地”的重要抓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在建新型工业化项目249个,工业投资增速44.8%,排位全省第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1.4%。
在全市工业产业的各条战线上,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正酣,一幅幅干劲“满格”的场面跃然眼前——
122工程项目、乾辰谷材新材料建设项目、翰瑞云谷、贵州航空产业城航空配套制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中;
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李磊 摄
百灵扩能技改、南山婆特色食品产业园建成投产;
盘江普定电厂从开工建设到并网发电仅用18个月,创造了火电机组安装的“安顺新速度”;
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关岭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成功并网;
安顺电厂至镇宁化工园区的长输蒸汽管线项目正式投运;
......
为进一步加速项目落地见效,我市建立新型工业化项目谋划调度机制,强化重大项目调度,深化招商项目长效服务,落实落细惠企帮扶政策,积极申报上级专项资金,截至目前,149个项目已获上级专项资金支持9065万元;百灵颗粒剂车间改造工程等5个项目获超长期特别国债8073万元支持。
从谋划到全面“落地开花”,一批批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快跑,有效促进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稳”的基础、积蓄了“进”的力量、增添了“新”的动能。
强化助企服务 助推经济发展
柔性引进相关专家团队,助力速威合金等企业科技研发;积极搭建医企合作平台,帮助西秀制药等药企拓宽销售渠道;协调天赐贵宝、南风日化等企业同市迎来公司达成合作,帮助企业产品入驻县区平台展示和宣传推广;协调相关部门为善永晟环保办理环评手续,让热蒸汽关联企业除尘灰项目提前投产,加快培育入库速度......一个个困扰企业的难题迎刃而解的背后,凝聚着我市在优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耕耘和付出。
近年来,我市聚焦企业需求主动出击、主动服务,深化实施工业企业服务大行动,全力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之优,努力用高水平营商环境助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贵州熠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服务大行动,对规上工业企业、临规企业开展全覆盖包保帮扶,帮助企业享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等政策红利。截至目前,提请32位市领导、174位县区领导共联系走访工业企业3562户次,走访覆盖面100%,共解决企业问题362个。
着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业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作用,已为217家中小企业授信8.04亿元资金,持续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积极推荐372户企业申报贵州省中小企业“信贷通”,获银行信贷资金投放71.94亿元。
支持具有比较优势企业与有关机构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百灵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开展生物医药合作、宝林科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中药制剂开发、南山婆与江南大学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安顺分中心和校企协同重点实验室。同时,组织乾辰谷材等20余户企业在线进行创新平台培育,组织速威合金等30余家企业参加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培训会,并邀请专家到安开展“一对一”现场辅导。
全力开展产销对接,助力拓宽产品市场。依托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大会、第89届全国药交会、全省酸汤产业链对接大会、第32届中国食品博览会等平台全力宣传推介安顺医药及旅游食品,百灵、三力、南山婆等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积极推进工业产业招商,抢抓贵州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以西秀区、平坝区、经开区等为试点,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全力打造省级产业转移试点。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快推进穗安产业园、普定花都产业园等黔粤协作共建产业园建设,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支撑。并积极开展招商座谈会、招商推介会和实地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全市共引进工业项目100个,总投资119.06 亿元(上报数)。
......
一项项“硬措施”的落实,不仅打造出了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激发了众多企业的澎湃活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37.3%。
疾风起,奋楫扬帆。展望2025年,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我市将继续围绕“两城三基地”总体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战斗姿态,积极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精细开展企业服务、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实物增量,扎实推动全市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