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羊昌乡昌河村:发展茯苓种植 带动百姓增收

2025-02-11 20:42:14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春寒料峭,在平坝区羊昌乡昌河村昌右茯苓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聚集在一起复盘去年的种植数据,规划新一季的生产方案。
  “这几天天气冷,过完元宵节,正月十六正式开工。”新农人班正福目光灼灼,提高了嗓门,作为昌右茯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班正福早年在外闯荡,2021年返回家乡创业,此前对茯苓种植知之甚少,仅从别人的口述和网络资料中略窥一斑,但他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毅然迈出了这一步,与叔叔文昌右携手投身茯苓种植这一陌生领域。

工人们在种植茯苓

  茯苓作为一种中药材,有多种药用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了解到茯苓市场供需缺口大,产业前景宽,而我们乡林地资源丰富,气候环境适宜,这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啊!”班正福说,2021年他们便鼓足勇气,种下了600亩茯苓,为了尽快掌握种植技术,他踏上了艰辛的求学之路,不仅前往茯苓种植大省实地学习,还通过观看大量种植视频来汲取知识。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他始终坚信“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一边种一边学,不断摸索和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合作社种植的600亩茯苓迎来了丰收,不仅成功赚取了第一桶金,更让班正福对茯苓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更加专注于这一领域,频繁前往省外与各地种植者交流心得,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如今,茯苓种植面积也扩大到4600余亩。

茯苓丰收

  “目前,茯苓的市场价在3.8元到4元一斤,我们种植的茯苓,产量高、品质好,供不应求。”班正福说,茯苓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短、平、快”的助农增收好项目,这几年,随着茯苓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昌河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
  “土疙瘩”茯苓,已经成了乡亲们实实在在的“致富宝”。“过几天开工之后,我们每天需要几十个工人上山务工。”班正福说,普通工人120元一天,技术工240元一天,去年一年发放务工费近200万元,带动上万人次工人务工。
  班正福说,茯苓种植产业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合作社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茯苓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合作社还将加强与外地客商的合作与交流,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茯苓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梁惠焜 二审:吴丹 三审: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