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安顺市紫云自治县设立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贵州紫云经济开发区,实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意味着紫云自治县产业园区将迎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机遇。
那么,节后该产业园区怎样抓好政策机遇助推发展?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采访。
2月19日,在位于紫云自治县产业园区猫营工业园的贵州黔冠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作业。
电杆生产车间
“2月5日复工生产以来,生产车间有30余名工人正常作业,每天可生产30余根电杆。”贵州黔冠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胡尚涛说,今年初,公司收到3000多万元的订单,目前大家正全力抓生产,确保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订单。
在猫营工业园贵州忠顺石材开发有限公司石料切割生产车间里,工人在各自岗位上作业,40多台切割机都在飞速旋转,切割着各式大小规格的石料。
石材切割车间
“一季度的订单都排满了,生产车间的所有切割机、打磨机24小时不停运转,50余名工人轮班作业。”该公司副总经理郑维明向记者介绍,公司生产的石材产品用于市政园林、室内装修、道牙石、雕刻等,主要销往四川、云南、重庆等地。
据紫云自治县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伍松介绍,自节后复工复产以来,产业园区聚焦发展需求,强化要素保障,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持续打造优良营商环境,高效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全力支持企业抓生产。
石材加工车间
“接下来,我们将以实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为契机,在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为紫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紫云自治县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清鸿表示,一方面园区将抓好“存量”,把企业服务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企纾困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发展,创造更好效益,带动紫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抓好“增量”,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效益提升,计划今年将培育3家企业为规上企业。
此外,大力抓项目建设,以政策机遇为契机努力争取更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补齐基础短板,提升园区基础服务功能。同时,将着手成立平台服务公司,采取实体化、市场化运作,在市场销售、招聘工人、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企业高效益发展,助推园区产业经济迈上新台阶。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