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郎乡上寨村:抓好乡村治理 共建和美乡村

2025-02-26 21:46:35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近日,记者来到普定县补郎乡上寨村,整洁的村道旁点缀着绿意,薄雾笼罩的村庄尤为宁静美丽。这个曾因交通闭塞、产业薄弱而发展滞后的村庄,近年来通过强化基层治理、凝聚干群合力,逐渐焕发出和美乡村的新气象。

上寨村村支书刘松感慨:“从‘不被认可’到‘得心应手’,我们靠的是用真心换民心。”

上寨村村两委班子是补郎乡少有的“高学历团队”。现有村干部5名,文化水平均为大专以上,储备后备干部9名,平均年龄31岁。然而,这群年轻人初到村里时却遭遇了“信任危机”。

“村民觉得我们只会讲理论,干不了实事。”上寨村副支书卢芳回忆,为打破隔阂,他们“两手抓”。一方面,在短时间内走遍全村12个村民组,挨家挨户了解需求;另一方面,村支书年纪稍长,村民比较信服他,遇到棘手的问题,第一时间“摇支书”。

 村干部聚在一起商讨近期问题

“经常到各小组进行政策宣传和志愿服务,时间久了,大家眼见为实,也就认可了我们。”卢芳补充道。

面对村民外出务工率高、留守群体多的现状,村两委将“网格化管理”作为突破口。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由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包保。“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更要关注心理状态。”上寨村村委委员杨玲提到,有个别留守儿童有厌学、情绪冲动的心理,因此,需将其划为重点关注对象,经常走访关心、疏导他们的情绪。

向村民进行政策宣传

上寨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9名,其中外出务工党员占三分之一。为加强组织凝聚力,村两委建立线上党员联络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征集发展建议,2024年为流动党员推送线上学习50余人次,为年老体弱党员送学上门12人次。在村内,还成立了舞蹈队、二胡队、山歌队等文艺队伍,成为党群联动的纽带,既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又参与红白喜事服务,倡导文明新风。

“在乡村环境治理方面,我们的优势在人心。”刘松介绍,村里组建了“七员”队伍(村委委员、支委委员、驻村工作组、党员先锋队、网格员、保洁员、护林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村组道路卫生、农户家庭环境极大改善,私搭乱建、电网乱拉现象得到整治。有效促进村民自觉形成了“上寨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的良好习惯。

此外,为激发内生动力,上寨村里推出“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等换取生活物资。同时,结合实际,网格员制度进一步完善,12个村民组的信息统计、政策传达效率显著提升。“人心顺了,共同建设乡村就容易了。”刘松说。

 上寨村“积分超市”

产业发展是上寨村的痛点。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外出务工,全村2900余人中约七成在外打工。“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必须推动资源整合。”刘松介绍,上寨村村两委和种植大户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猕猴桃500余亩,年产量60万斤,年产值120万元,带动务工2000余人次。此外,抢抓来腰鼓风电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康养旅游产业,吸引游客前来避暑度假。

 干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抓好乡村治理,共建和美乡村。上寨村这支年轻团队用脚步丈量民情,俯身实干、久久为功,为不断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     伟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梁惠焜 二审 毛丽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