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健全未成年人观护工作机制,2月25日,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联合县妇联、团县委,举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院+妇联+团委”社会观护工作机制成立仪式暨“社会观护员”聘任仪式。
仪式上,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现场聘任8名基层妇联、团委的工作人员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观护员”,明确观护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受县人民法院委托,开展涉未成年人案件社会调查,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社会交往、性格特点、心理状况等情况,为案件审理和制定个性化观护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据悉,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是安顺市首家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创新引入“社会观护工作机制”的法院。该项工作机制的建立,旨在加强人民法院与妇联、团委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权益保护、心理疏导、帮扶救助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提升未成年人观护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机制有机融合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和家庭保护的工作职能,是一项有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创新举措。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 野